第壹,直接閱讀,抒發感情
古人雲:“背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也會背。”朗讀是加強記憶的好方法,把單詞讀清楚、大聲、有感情,把視覺形象變成聽覺形象。現在有些小學生盲目喜歡唐詩,囫圇吞棗,生搬硬套,缺乏感情,沒有享受到唐詩的審美和陶冶作用。學生只是在表面上模模糊糊地讀,沒有認真思考詩人的感受。教師要把握詩人的情感脈絡,引導學生帶著情感大聲朗讀,全身心地投入,進入優雅的境界,欣賞古詩節奏之美,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生可以在課前和課後閱讀大量的唐詩經典名句。那些膾炙人口、催人奮進的唐詩,如果學生帶著感情大聲朗讀,會受到更強烈的感染。學生看完,念念不忘,回味不學。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的敏感度,促進記憶。學生經常背誦可以啟發語感,促進理解,訓練學生的口才,豐富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了解祖國的語言之美,培養形象思維和勵誌思維,提高對語言藝術的欣賞能力,因此,學生在讀歌曲時要讀出詩人的感情,從而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引導學生欣賞詩歌,享受意境之美
小學生不能為了讀詩而讀詩,只靠記憶和死記硬背,不利於學生享受意境和陶冶情操。學習蘊含哲理的詩名,使人思維靈活,身心放松,生活平靜。比如學習何的《唱柳》“碧玉扮作樹,萬縷青絲掛毯垂。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葉子,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壹樣。”詩中描寫的是婀娜多姿的柳樹,成千上萬的枝葉像穿著綠綢的少女。如此美麗可愛,出自哪位妙手?啊,原來是二月的春風。這首詩的點睛之筆在於意境之美。眼前突然出現壹幅春光明媚的畫面,通過簡單的句子,意境很美。因此,教師首先要強調詩歌的意境美,讓學生通過朗讀詩歌來體驗詩歌的意境美,獲得詩歌的審美功能,體會到學習唐詩是壹種享受和樂趣。
第三,了解詩人的寫作風格,學習詩人的愛國情懷。
唐代詩人處於中國詩歌發展的巔峰,湧現出壹大批傑出的詩人,其中不乏古今中外享有盛名的大詩人,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比如詩人李白,是中國繼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情感強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流暢,風格渾厚。後人稱他為“浪漫主義詩人”。浪漫派作品《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望瀑布懸川前。飛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後兩首詩描寫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這位詩人的寫作風格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綜上所述,小學生不能只在表面上過度追求讀書,也不能基於壹時的熱情搞壹刀切。但需要隨之而來的是,學生正處於長知識的時期,思維方式逐漸傾向於多方面思考。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和欣賞唐詩,讓學習唐詩成為終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