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對教材的簡要分析
八年級上冊現代寫作四個單元的題目分別是戰爭、普通人與平民、建築、園林與名勝、科學,其中前兩個單元以記敘文為主,後兩個單元以說明文為主。這本教材要求學生理解兩種文體:記敘文和說明文;同時,我們也要相應地知道兩種表達方式:敘述和解釋。另外,從八年級上冊開始,文言文和白話文分開編。兩篇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取主要從文章難度和課程目標兩個方面考慮。
第壹個單元是以戰爭為主題的組件。共有5篇課文,包括反映解放戰爭的兩篇新聞故事(解放軍百萬大軍渡長肩、中原和我軍解放南洋)、反映反法西斯戰爭的《蠟燭》、《以侵華戰爭為背景寫給巴特勒上尉的關於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的信》、《反映抗日戰爭的黨》和反映德國法西斯暴行的《親愛的爸爸媽媽》。世界:何時化劍為犁。
第二單元以敘事作品為主,著重培養閱讀敘事作品的能力。從單元課文的內容來看,都是關於普通人的。七年級下冊安排了壹個書寫傑出人物的單元,讓學生領略世界上傑出人物的風采。那麽就需要再安排壹個單元來寫普通人,讓學生對世界上幾億普通人有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單元的前面;只是壹個寫戰爭的單位,很沈重。所以這個單位有必要大聲贊美人類的愛,呼籲“讓世界充滿愛”。通過這壹單元,學生可以在感情、態度和價值觀上受到熏陶和啟迪。
第三單元選文以建築園林、名勝古跡為主,文體類以說明文為主。《課程標準》7-9年級閱讀目標中對閱讀說明文沒有要求,寫作目標中只要求“懂得閱讀中敘述、描寫、解釋、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和“寫簡單的說明文使之清楚”。課程標準5 ~ 6年級的閱讀目標是“閱讀說明性文章,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解釋方法”,但對寫作沒有要求。可見,《課程標準》把閱讀說明文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年級階段,把寫說明文的要求放在高年級階段。由於學生在中年級階段所學的說明文比較簡單,對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和要求知之甚少,為了完成課程標準的相關目標,本教材設置了兩個單元的說明文。與修訂後的教材相比,對說明文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第四單元以“科學”為主題,編五篇不同的科學知識短文。它們是自然的語言,美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的兩篇文章,生物入侵者,妳會聽到它們。講授本單元,既要註重語文基礎能力的培養,又要註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努力追求兩者的融合,從而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提高。
這壹卷文言文的編排與前兩卷明顯不同;前兩卷分散在各個單元,每個單元壹冊;這本書是單獨壹個單元,每個單元五篇文章,* * *有兩個單元,文本數量幾乎翻了壹倍。這種變化說明,過去壹年的文言文(包括古詩詞)教學只是為“入門”做準備,這本書才是“入門”的正式開始。值此正式啟動之際,要做好以下兩點:壹是狠抓閱讀教學,讓學生正確閱讀,逐步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這個單元的背誦量相當大。杜甫的詩有三首(200字):《桃花源記》(309字)、《我的陋室明》(81字)、《愛蓮說》(119字)、《大道之行》(107字)。另外,我還要背核船的第二至第四段(266字),共計1082字。第二,倡導探究性學習,摒棄“填鴨式”,註重培養學生自主理解的能力。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同源不同流。極淺的文言文,文化水平低的人就算聽壹遍都能聽出來,何況是初中生!況且教材的文言文內容和語言都比較簡單,不像古代經典那麽玄奧曲折,註釋都是通俗的現代語言,簡潔明了。仔細看幾遍就能明白至少壹半,這是探究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從學生壹拿到新教材就要瀏覽的事實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有了探索的欲望。所以,唯壹的問題就是教師要善於利用情境,讓這種探究式學習獲得最大的效果。
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學習
本教材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有三種呈現方式:1。融入綜合學習活動;2.設置在課文後面的“討論與練習”,由課文而生;3.以填充的形式出現。為了保證課程基本目標的完成,我們特別安排了寫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練習。例如,綜合學習第二單元“讓世界充滿愛”要求學生寫壹篇記敘文,綜合學習第三單元“無盡的橋”要求學生在壹座橋上“寫壹篇介紹性的文字”,或者在我的家鄉城市的壹座立交橋上“以司機指南的形式寫壹篇短文”。這些都是寫解釋性文章的訓練。在課後的“討論和練習”中,不僅有更多的寫作練習來寫想法和經驗,還有寫記敘文和說明文的訓練。如“阿昌和
語法修辭知識要點
這本教材附錄裏安排的語法知識是虛詞,老師可以適當講解。學生需要掌握的修辭是對偶(也叫對偶)。了解壹點對偶知識,有助於學生學習古詩詞,區分詞類。杜甫三首詩之後的第三個練習解釋了這種修辭手法,並要求學生試著寫壹些對偶句。學生只能判斷對偶句。
二,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在每個單元的“單元描述”中,單元教學目標就是根據這三個方面來設計的。本教材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掌握壹定的方法方面的學習目標如下。
要關註敘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的形象、驚心動魄的場景、鮮明的語言有自己的體會和評論;還應該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如果對這些文本比較熟悉,就要理解記敘、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敘事語言的特點。
要註意如何把握課文的特點來介紹事物,明確講解的順序,了解常用的講解方法,體會講解的語言準確透徹。
註意講解的順序和方法;默讀有壹定的速度;可以根據需要過濾信息。
我們首先要借助筆記和參考書了解課文的大意,然後在反復閱讀中了解其豐富的內涵和精煉的語言,積累壹些常用的文言文詞匯。
我們應該能夠借助筆記和參考書從整體上感知內容的大意。在反復閱讀中,體會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三,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通過初壹的教學,總的來說,兩個班學生的良好習慣(上課聽講、記筆記、提問)正在逐步養成,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根據初壹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的具體分析:
高壹八班語文及格率94.8%,優秀率25.9%,平均分91.71;壹年級9班91.4%,優秀率13.8%,平均分87.67。從以上數據來看,兩個班的語文優秀率有壹定差距。因此,在保持合格率和平均分總體良好勢頭的同時,要下大力氣抓好優秀率,爭取兩班整體水平。
雖然兩個班的優秀率不壹樣,但是問題都差不多,而且這些問題都不容樂觀:目前兩個班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兩極分化嚴重,“尾巴”大,大部分學生學習意識不強。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以及根據課改精神對教學目標的調整,本科目更加註重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認知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於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說如魚得水,但對於我們這樣的絕大多數中學生來說,卻不是壹個好消息。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在延續以往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課程改革的學習和研究。
第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從而教書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線索,突出重點,註重知識、能力與知識、能力與情感的關系,註重積累、感悟、熏陶和語感的培養,致力於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3)註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的方法,發展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聯想和想象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教師每節課都要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特別是備課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和難點,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啟發式和討論式方法,鼓勵使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的機械練習。
5)註意營造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教材內外、課堂內外、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練習語文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充滿生活氣息,命題靈活,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盡量互批,以促進寫作,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施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活動扶優濟貧,爭取全面提高。
8).引導和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壹對壹”學習語文,幫助中低年級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強化課代表和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努力通過每壹個班級、每壹個單元。
10).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異,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特點。
11).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方式等多種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故事會、背誦講座,辦好手寫的文藝報紙,鍛煉能力,提高興趣。
12).課前壹分鐘演講,內容包括自我介紹、新聞、小故事、成語講解等。,鍛煉表達能力。
13).組織3-4場辯論,培養思維、口頭表達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14).至少組織壹次訪談和調查。
15).寫壹篇短文。
16).做好扭轉開頭,扭轉過去不良的學習習慣。
17).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
18).發展網絡輔助教學。利用中國教育網,鼓勵和引導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多學習課外讀物、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時間表
語文學習習慣教育第壹周(1)
1,《新聞二》(2)
第二周2、《蘆花當》(2)
3.蠟燭(2支)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學習:如何收集信息(4)
第三周4、《致巴特勒船長關於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的信》(2)
5.親愛的爸爸媽媽(2)
綜合活動寫作口語交流,“世界:何時化劍為犁”(2)
第四周是綜合活動寫作口語交際:《世界:何時化劍為犁》(1)
6.阿昌與山海經(2)
7、圖(2)
第五周8、步驟(2)
9.老王(2)
10,字母(2)
第六周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學習:“讓世界充滿愛”(3)
21,桃花源(三)
第7周22日兩篇短文(3)
二十三、核能船(3)
第八周24、大道之行也(2)
25、杜甫的三首詩(2)
寫作與口語交際綜合研究:荷花文化的魅力(三)
第9周11,中國石拱橋(2)
中期審查(4)
第十周期中復習學習競賽
第十壹周12,美麗的橋(2)
蘇州園林13(3)
第12周14,故宮博物院(2)
15,說“屏幕”(2)
第13周寫作和口語交際綜合學習:無盡的橋梁(3)
16,自然之語(2)
17,奇妙的克隆(2)
第14周18,阿西莫夫的兩篇論文(2)
19,生物入侵者(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學習:登上辯論臺(2)
第十五周20、妳會聽到(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學習:登上辯論臺(三)
第16周26日三峽(2)
27、兩篇散文(3)
第17周28日,觀潮(3)
29、湖畔亭看雪(2)
第十八周三十,四首詩(3)
最終審查(3)
第十九周期末復習(6)
第二十周期末復習,期末考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