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代到清末的兩千年間,雖然有很多解釋《楚辭》的註釋書,但大部分都失傳了。遊國恩傳世註釋10種,分別是東漢王逸《楚辭章句》(17)、北宋洪興祖《楚辭補註》(17)、《楚辭考證》(1)、南宋朱《楚辭註》(8)。明清時期,王夫之《楚辭釋文》為14卷,錢承誌《曲藝未分卷》,雲明《楚辭燈》為4卷,王邦才《離騷集》為4卷,屈子《隨筆》為2卷,蔣濟《山》建國後註釋和研究著作較多。
關於對屈原作品的評價,王逸說:“屈原的文字真摯而深遠。自末以來,儒、博達著名學者,壹直在寫辭賦,力圖仿其貌,祖其模,取其精,偷其花藻。”劉勰說:“所以《離騷》和《九章》,哀其誌;《九歌》和《九辯》太尷尬了,不好意思傷害;《征途》和《田文》氣勢磅礴,構思巧妙;招魂》和《大招》精彩深刻;“不局”的目標《漁父》發出獨特的才華。所以我可以對過去(利益)生氣,我會切割現在,驚艷華麗,難以調和。”李白稱贊“屈平的詞賦掛日月(屈原的詩如日月掛天光)”。杜甫決心“偷偷爬上屈宋(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和宋玉的詩歌高峰,並與之並駕齊驅)”。北宋的邵伯說,“屈原有壹只耳朵為文章《楚辭》”。"蘇軾說:"如果我的文章以失敗告終,我就獨推屈子。"明代蔣說:"讀楚辭,可見其悲壯之處,就如高建禮挨打,在城中唱和,相享而泣,無人看;“悲處,似窮旅人,西風夜雨時,愁(貧)謂濕,殘光照愁;在僻靜處,似乎沒有人進入山道,但我聽到猴子和蛇的叫聲,木魅山鬼學著人類的語言向人膜拜;宜顏地方,像壹個美女騎在馬上,玉鞭佛珠,戴著燦爛的鮮花,穿著漂亮的東西,唱著壹首《楊百花》到了春風;仙韻如金王子騎白鶴,站在茍山最高峰,為吹玉笙,搖手謝人,是人所不及的。”沈清·德謙說;“有壹流的胸懷,壹流的知識,壹流的真詩。如在太空中,壹點也不;如同星辰大海,萬千源泉噴湧而出;土糊若厚,春雷動,萬事皆有。在古代,能講這種話的人很多,包括屈博士。”王國維說:“偉大的詩出來,要把北方人的感情和南方人的想象結合起來,就是要騎過南北的驛站,才可以。”魯迅先生說:“韻中屈原起於楚,被貶,是離騷。”逃是壹個偉大的演講,傑出於世。後人為其文采所驚,紛紛效仿,故產於原楚,故稱“楚辭”。“魯迅先生評價《史記》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肯定了《史記》的史料價值以及它的文學價值。《離騷》的價值和《史記》壹樣。郭沫若先生對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評論,在這本書裏隨處可見。下面這段話就更耐人尋味了,揭示了屈原和他的作品與中華民族的關系:“楚人用政治上統壹中國的名聲,換來了壹個屈原的名聲。.....楚創作的《屈原》和屈原創作的《楚辭》,實際上在精神上統壹了中國。如果中國人不消亡,中國語言不消亡,南方的歌就永遠不會被毀滅。楚人的貢獻永垂不朽,屈原永垂不朽。"
歷代文人對屈原的文學藝術作品贊不絕口,除了大量的詩歌外,還有小說、戲劇和藝術作品,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沈雅之的《屈原列傳》、隋的《屈原投江》、陳洪綬的《屈子行吟圖》、蕭的《離騷圖》、門的《化妝離騷圖》。當代歌頌屈原的詩歌、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以郭沫若的哈姆雷特式歷史劇《屈原》最為著名。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演出,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投入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戰爭中。
政權還政於民後,屈原研究活動蓬勃發展,從個體研究到群體研究、專門機構研究,從整體綜合研究到具體專題研究,都是關於屈原的生卒、生平經歷、思想性格、時代特征、政治生涯、詩歌創作等。,都成為研究課題,其火熱程度遍及中國乃至世界,使屈原從壹個以傳統文化為主導的東方文明古國走向壹個全方位開放的西方世界。
1982端午節,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社科聯、文聯發起,邀請18省市約120名屈原專家、作家、藝術家,在屈原故裏秭歸召開首屆全國“屈原學術研討會”。8月1983和5月1984,分別在遼寧大連和四川成都舉辦了兩次全國性的“屈學研討會”。65438年至0984年端午節期間,中國第壹個屈原研究團體——湖北省屈原研究會(後更名為學會)在武漢成立。湖南省屈原學會於1985年4月在嶽陽成立。同年,端午節在湖北省江陵縣舉行屈原學會成立大會。著名楚辭專家教授當選為名譽會長,另壹位楚辭專家唐教授當選為會長。截至1998年5月,中國曲藝家協會在浙江富陽、湖南汨羅、貴州貴陽、山西臨汾、湖北江陵、廣東深圳舉行了六屆年會。除了全國性的活動,各省市的屈原研究活動也是方興未艾。僅湖北省屈原學會就在武漢、黃石、襄陽、恩施、江陵、宜昌等地召開了多次年會,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1999端午節期間,中國屈原學會回到屈原故裏秭歸,學會會長褚斌傑教授主持會議,為20世紀的屈原研究劃上了壹個圓滿的句號。
屈原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著名漢學家費德林提出了“屈原詩歌的獨特性和人文性”這壹重要研究課題,引起了世界範圍內對屈原研究的興趣。以研究內容為標誌,國外學者對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大致形成了三種趨勢:以費德林、謝列布列亞科夫和匈牙利漢學家托凱為代表的傳統風格,註重屈原作品的藝術價值及其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以日本藤野巖友教授、武正雄教授、稻見賢壹郎教授為代表的學術流派,註重對屈原詩歌的考證和闡釋。以美國漢學家詹姆·r·海濤威、勞倫斯·a·施耐德為領銜,英國漢學家戴維·霍克思、法國漢學家戴米維和德國漢學家魏德明為代表的《西方風格》,從屈原的生平經歷和作品中聚焦中國古代君臣之間的微妙關系,深入探討屈原政治生涯和文學創作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內外條件。施耐德的專著已經反饋到中國。稻見賢壹郎教授專程來華出席中國屈原學會成立大會。許多日本學者甚至認為古代楚國是“日本人的故鄉”。
屈原的精神在古代和當代都起作用。愛國主義是壹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國家和社會的凝聚力,是任何時候檢驗個人行為的試金石。當屈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有人勸他離開楚國。以他的才華和聲望,各國的國王都歡迎他。戰國時期,人才流動有著廣闊的市場。很多有識之士在自己國家得不到重用,就去其他國家尋求發展。尤其是那些以遊說為職業的戰略家們,彼此激情,有奶就當媽。憂國憂民的屈原是“不忍投奔國家”的。他未能報效國家,遠離楚宮,依然“關心楚,關心王”,不願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屈原精神的偉大,就在於他能跑掉,永遠不走。“鳥飛回故鄉,狐貍先死”的愛國情懷,在自己的行為中堅持著。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屈原之後,如北宋的楊業,南宋的嶽飛、文天祥,明代的史可法,南宋的夏完淳,清代的林則徐、鄧世昌,以及中國* * *產黨的優秀兒女、石揚、夏、吉鴻昌、蔣等為國捐軀,他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讓站在他們面前的劊子手膽戰心驚。“自古以來,生命中沒有人死去,留下壹顆照耀歷史的心”;“砍頭沒關系,只要是真的”;“我恨的不是為國捐軀,而是今日之恥。國破猶在,我何以惜此頭?”愛國主義的旗幟在他們手中越舉越高,使他們成為民族的象征,成為敢於為理想流血犧牲的真正的兇土。“生是英雄,死是英雄”。
屈原死在墳墓裏2000多年,實際上卻在20世紀中葉活了過來,登上波音,漂洋過海,進入被稱為文明之國的西方世界,闖入神聖的高等學府,敲開著名學者的書房,像磁鐵壹樣吸引著他們擁抱他,崇拜他,研究他。這就是人格的力量,文學的力量,正義的力量。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拓展和延伸,超越時空,在世界範圍內傳播,所有中國人都為之自豪。
1953年,屈原作為詩人,與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作家拉伯雷、古巴作家、民族運動領袖何塞·馬蒂壹起,成為當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紀念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之壹。
第二,人民的懷舊情緒
屈原投河自盡後,楚國人民無比悲痛和憤怒。不久之後,南楚公發出了“雖有楚三族,秦必亡”的怒吼。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只統治了12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發了陳勝、光武、項梁兩次農民起義,加速了秦朝的滅亡,使其僅在中國統治了15年。項梁擁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又名楚懷王,定都許臺(江蘇盱眙縣東北)。丁亮戰死後,他的侄子項羽成了西楚霸王,繼承了項梁的事業,企圖恢復楚國的舊制度。然而,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不久楚漢之戰爆發,韓與劉邦勝利建立西漢。
屈原在漢朝德高望重,所以人們更懷念屈原。關於屈原的傳說越來越多,越說越成。東漢建武年間(公元25-55年),長沙壹個叫屈(歐)會的人,突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見到了大夫屈原,把小龍偷粽子的事告訴了他,告訴他以後怎麽做粽子,怎麽包粽子。區輝把這次奇遇告訴了村民,村民們熱淚盈眶,按照屈原的指示認真地包粽子。這個傳說後來被梁代文學家吳筠寫成了壹部奇書。收於《續和》,原文為:“屈原五月五日死於汨羅。楚人哀悼它,每天都把米扔進水裏祭祀它。漢朝建武年間,長沙地區突然看到壹個自稱三閭博士的人,說:‘我聽說過妳們的共同祭祀,非常善良。但是常年放在那裏,被小龍偷走了。今天有什麽好處,可以用印楝葉塞住,用五色絲紮住,這是龍怕的。回到他的話。人間五月五日做粽子,五色絲,印楝葉,都是汨羅遺風。”沈雅之《屈原傳》引用了這段話。
端午節最初是中國古代農民的節日。聞壹多在《端午考》壹文中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吳越。吳越人視龍為圖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他們每年五月五日祭祀,將粽子等祭品丟入水中供龍享用,以免傷害後代。吳越時期的人們很早就有紋身的習俗。他們在身上紋了各種各樣的“龍”。有紋身的年輕人被選中劃龍舟,使賽龍舟成為圖騰儀式中的壹個重要項目,也是壹項集社會、宗教和娛樂為壹體的集體活動。
在南方,在夏歷的五月,夏播最後壹次夏收後的小農閑時期,農民慶祝豐收,調整生活,女孩回父母家探親,使端午節廣泛流行。西晉地方風俗說:“仲夏端午,煮玉米。”鴯鶓是鴨,角粟是粽子,可見江南水鄉端午的盛況。這種習俗壹直流傳至今,尤其是在中國南方。
喚起死者的靈魂
端午節與屈原聯系在壹起是壹種巧合,因為屈原投江的那壹天正好是端午節。南朝梁宗琦《荊楚紀年》說:“五月五日,屈原投命於汨羅,有傷,令舟救之。”坐船救屈原,隱隱約約與端午節有關。《隋書地理》對這種聯系的來龍去脈和活動的盛況記得比較詳細:“屈原抱著五月望陽的希望去汨羅,土人追他到洞庭,但湖太大,船太小,得不到幫助,就唱‘我們怎麽過湖’?因鼓而鼓,爭歸而鬥,亭中而競,互相切磋,是壹場賽車的戲碼。其步調之快,曲之亂,水陸震動之大,全縣皆然,但尤以南郡為甚。”
屈原和端午節似乎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屈原的壹整天都恰逢端午節。在兩千年前的東漢早期,屈原與端午節吃粽子和扔粽子聯系在壹起。大約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屈原與賽龍舟聯系在壹起。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再相信圖騰崇拜。端午節已經成為中國紀念屈原的特殊節日,其受歡迎程度和氣氛僅次於春節。無論這種聯系是否有內在根源,它都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記憶,表明圖騰崇拜和偶像崇拜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們應該崇拜自己的民族英雄和愛國先驅。聞壹多考證了端午節的由來,但他並不反對在這壹天紀念屈原。1942年4月,由中國* * *制作方指導的進步文藝團體“中國戲劇藝術學會”在重慶演出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在山城重慶引起轟動。那年端午節,大批進步文藝工作者聚集在重慶,即興作詩,敦促國民黨停止反* * *團結抗日。大家壹致通過端午節為“詩人節”。
建國後,對屈原的紀念更加熱烈。每年端午節,許多地方都會舉行詩歌晚會和龍舟比賽,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也有龍舟比賽。在中國,賽龍舟已經從壹項群眾紀念活動發展成為壹項群眾運動。近年來發展為競技體育,定期舉辦全國龍舟比賽,並逐漸向世界傳播。屈原將登上龍舟,再次漂洋過海,名揚天下。
三、紀念屈原故裏的方式
屈原出生在秭歸,秭歸人民對屈原的記憶比任何地方都更加珍惜,紀念的方式也比任何地方都好。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西陵峽兩岸的千家萬戶就開始泡糯米,殺雞鴨,掃庭院,造龍舟,漸漸透出節日的氣氛。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著菖蒲和艾葉,還掛著壹些大蒜。魚和鹹鴨蛋,蒜炒莧菜和雄黃酒,餐桌上少不了,還有人想吃馬齒莧。馬齒莧又名“長命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蘊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當然,粽子是不可或缺的。秭歸人包粽子特別有講究。糯米中間放壹顆紅棗,流傳著粽子之歌,這是屈原人格和經歷的寫照:
有棱角,有心肝。
壹身白西裝,半輩子。
看龍舟是秭歸最大的群眾集會。鑼聲壹響,《招魂曲》壹唱,隨著“哥哥回來了”的呼喚,四鄉六裏的百姓聚集在西陵峽兩岸,用淚水和笑聲寄托著家鄉人民對屈原的深情。龍舟比賽
屈原的出生地有壹個農民詩社——秭歸縣三閭騷壇詩社,成立於1982。每年端午節,詩社在樂平舉辦“端午詩社”,傳承屈子遺誌,有時也會邀請縣內外詩人在屈原出生地舉辦“端午詩社”。他們的詩傳遍了全世界。詩社社長譚廣培被接納為湖北省屈原學會會員,並被推薦為中國詩社成立大會候補代表。他是壹個地地道道耕耘綠色田野的泥巴詩人。近20年來,騷壇詩社創作了2000多首舊體詩,出版了多部選本。
屈原的故鄉秭歸有許多永久性的古跡,尤其是屈原廟和廟。唐宋以來有文字記載的有五種,現存兩種。
屈原廟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右神策將軍王茂元任回州刺史,感嘆屈原“出生地是廟看不見的地方”,就在城東五裏的屈坨建了壹座屈原廟。“尊神章服,據唐制”,又作了壹篇《楚大夫屈先生祠堂碑文及序》。這大概是秭歸最早的屈原廟了。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趙專封屈原為“清烈公”,貴州人民集資在曲陀建“清烈公廟”。神社是壹座硬頂的四邊形建築,由山門、附屬建築、正殿和後殿組成,建築面積350平方米,面向山坡上的太初山。
屈原詞
泰初年(公元1324年),回到的土格王兄弟,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去修繕清烈公廟,久拖不決,幾乎無人問津。元二年(公元1342年),知府米爾哈馬提議再修壹次,拿出壹部分俸祿帶頭倡導。富紳們紛紛贊助,第三年新寺建成。密爾哈馬提議改為“清流公廟”,並請湖廣儒學推薦黃清流寫壹篇文章《清流公廟》。明代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孫鶴年,雍正十壹年(公元1733年)王京陽,湖北秀才淩如煥,建國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上世紀60年代兩次修繕後因葛洲壩水利工程修建,庫區水位上漲,於1976年7月遷至秭歸縣城東3裏處修建的向家坪。祠堂占地20.7畝。主體工程1977年2月開工,1982年6月25日竣工,更名為“屈原廟”。新慈山門保持清烈公祠原貌,擴大規模。有壹座牌樓,高17米,配電室左右延伸7米。拱門上覆蓋著琉璃瓦。壹級角為魚,二級為龍,三級為草龍,中間脊飾花瓶。牌坊正面,中間有天明堂,左右有二龍盤珠,嵌有郭沫若題寫的“屈原廟”二字。額為襄陽王題“孤忠余香”,門匾為武漢題“光爭日月”。廟裏塑著趙樸初的對聯:“節滿忠義,虹滿氣息,九章天滿歌聲;修明治之亂,存國之念,永留澤之遺。”整個建築氣勢恢宏,矗立在橘樹之間。第壹層屋頂中間繪有藍天、紅日、大海和海浪,第二層屋頂飾有壹條變形的龍,第三層屋頂飾有飛翔的鳳凰。田明堂下,松鶴拜年,兩側有麒麟吐玉書,墻上花邊是卷草、漢紋、回文等。整幅畫是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相映成趣。東西配房為堅硬的山頂,有起伏的龍脊,飾有龍鳳圖案。這是壹個地方,遊客可以寫詩和繪畫,並有壹個茶歇。
屈原廟最引人註目的是壹座莊嚴肅穆的屈原銅像,矗立在廟中央的草坪上。底座是花崗巖,高2.5米。銅像高3.92米,袖圍5米。人物塑造為“靜心低頭,逆風緩步”,著重刻畫了屈原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為Xi,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思想境界。形象莊重,主題鮮明。
還有中國最早的屈原石像,高103 cm。雕像壹面有碑文,寫著“荊州府通幽陀信任之人曹端福,與朱四子賢妻,立屈原像,入白溝峽寺。永真四方,保安犬。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三月,丁酉前往姬旦。男:田中、誌中、鐘兵和中立派。工匠陳伯福。”這尊石像原安放在小清灘屈博士廟。當地老人說,曹端福是個船主,他帶著妻子和四個兒子去了宜昌。木船在白溝峽(今寶鑒峽,兵書)失財,家人獲救。由於屈原博士的保佑,他捐贈了這座石像。始終寄托著對屈原回貴州的人的感情,“家犬”是他對四個兒子的愛稱。寺內還有東、西兩塊石碑,占地171.5平方米。歷代名家用屈原作品和插圖鐫刻,題寫屈原詩詞。
屈原還有個“屈大夫墓”,是個衣冠冢。據北宋邵伯《聞後錄》:“歸去陀,屈原故居也。上面有屈原廟和墓。”根據邵伯生活的年代,這座墓很有可能與北宋的清烈公廟同時修建。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重建國君王京陽。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鄂學政治,吳復學。舊墓建在原清理寺的左側。新墓建在今天屈原祠的後沿,按清代墓擴建,外觀莊嚴壯觀。墓入二處,青石蓋瓦,魚翹,青獅白象躍出石面。墓門有三層,上面是墓名,中間是墓誌銘,下面是祭文。門前四柱,八字扇,兩邊三聯。其中壹句是:“眼淚委屈了老半天;歸山枕永。”拜臺在陳毅“壽”字形石香爐中間,左右石獅在空中。墓門後是壹座石墓,有內外兩個房間。內室有壹口紅漆楚棺,安放在壹個巨型蓮花臺上;外間的隔墻上有小孔,可以看到裏間的“燭光”和裊裊的“香煙”。墓誌銘是:
醫生的名字叫平,字..年紀大了,就會生樂平。考伯雍皇帝,萊文皇帝的後代;先祖屈先以封建城池為氏。
醫生壹生關心國家和人民。內養人才,外強泰。宜張儀入楚,鄭袖玩弄權術。醫生死的時候,他唱歌。山河破碎,汨羅委屈。
喔!醫生壹生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易詞,碑;大風和明亮的節日閃耀著磷的光芒。當懷沙去深海時,他被鬼的哭聲嚇壞了。栩栩如生的魚失去了身體,回到了家鄉,用衣服埋了起來,表現了村裏長輩的情意。
如今水回千裏,墓披澤被。擇地遷葬,時時告慰忠魂。
1982年,夏姬日立公司。
屈原的誕生地樂平裏有兩座屈原廟。位於屈原村的壹座香爐坪建於明代,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建,後廢棄。壹個位於北峰村邊界。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於魏國,後廢棄。新建的屈原廟位於樂平裏北緣的姜鐘山腳下,建築面積264平方米。類似於清代的民居修復,小青瓦磚木結構,有門有房。正廳組成。廟前立著壹對石獅子,有67級石階。寺內被山分為兩段,峰硬,貓拱脊,青瓦粉墻。畫淡雅古樸,民間寺廟風格。新寺始建於1980年陵寢嶺,1983年遷至中山,1984+00+05年竣工。屈原廟題是郭沫若手跡1965。正殿內有壹尊屈原像、七塊石碑和清乾隆以來的書畫名家。三閭騷壇詩社農民詩人譚廣培、杜青山為重建三閭屈原廟題詞:
屈原,公元前340年,出生在他的故鄉銀月樂平裏的香爐坪。
龔從小在學校用功讀書,後來當了壹名大官。為官以左弟子自居,深知“興才賦能”之道,服務於“聯齊抗秦”之策,做事小心謹慎,清正廉潔。沒想到,國王發呆,叛徒流亡,孤獨忠誠,嫉妒疲憊,被流放,公元前278年5月5日,被冤枉淹死在汨羅。
公文崇高壯麗,寫了《離騷》等20多篇,表達了對國家和民生疾苦的關心。歷朝推孤忠,謚號兇;村中長輩,立祠祭拜。人民政府是中華民族不朽的詩魂,重修屈原廟是為了讓人民有公心。
1980年,孟秋吉日立。
屈原故裏牌坊位於秭歸縣城東迎和門外,建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琉璃瓦屋頂雙檐木結構。有郭沫若1965 10十月二十五日題詞《屈原故裏》。右側有兩塊巨大的石碑,分別名為“楚大夫屈原的故鄉”和“漢武帝王強的故鄉”。
樂平裏牌樓位於樂師人口,屈原出生地,與屈原廟隔溪相望,建於1983 65438+10月。水泥結構,四柱三門,高9米,寬8米。橋臺四周有三級石階,將牌樓撐平,前後各有壹對石獅。牌坊雕刻精美,色彩鮮艷,氣勢磅礴。《樂平裏》壹詞是川南和蘇聯的原著。
樂平裏牌坊
秭歸縣亭子內屈原紀念館建於1979,位於屈原廟內。斜山的屋頂,綠色的琉璃瓦,褐色的墻壁,格調高雅。館內有上下兩個展廳,上壹個是“秭歸出土文物展”,下壹個是“屈原生平事跡展”。1980年2月,湖北省秭歸縣秭歸縣屈原紀念館成立,為秭歸縣文物、自然歷史、名勝古跡管理機構,接待中外遊客的事業單位。
第四,屈原遺址和傳說重回巔峰
屈原死後,他的出生地樂平裏和他投河的汨羅江,留下了許多關於屈原的遺址和傳說。樂平裏的屈原遺址有:香爐坪、屈原宅地、讀書洞、對面臺、玉米地、鼓臺等。汨羅江畔的屈原遺跡有:玉倉山、杜興亭、賞心悅目的“卓影橋”、騷壇、瞿曇等。有些遺址和傳說並存,有些只有遺址沒有傳說,有些只有傳說沒有遺址,有些遺址本身就是感人的傳說。
香爐坪也叫“曲坪”。位於樂平裏南部,面對王寨。平地是壹個月牙形的平臺,中間凹進去,兩端凸出,像壹個切開的巨大香爐,故名。平臺四周種著片片柑橘樹,中間是壹片碧綠的稻田,平臺下是竹林,谷底鼓聲潺潺,溪水潺潺。萍萍對面是居高臨下的胡夫山,它看起來像壹只臥虎。天山交界處,有三座高大秀麗的山峰壹字排開,與香爐坪遙相呼應,故名“三星捧月”,又稱“三星照半月”。根據傳說,屈原的故居建在鐘靈壹個美麗的地方——香爐坪。
屈原的宅基地位於香爐坪中部。耿的《靖州集》和元的《益都山川集》中的“曲平故裏”指的就是這個古老的市場。
讀書洞也被稱為“學習的洞穴”。位於胡夫山腳下,顧薌河邊。這個洞穴高約2米,寬4米,深3米。負陡巖上,清溪旁。洞口藤蔓垂下,花草芬芳。洞內有石凳,洞頂有鐘乳石,宛如壹組倒掛的蓮花燈籠。周圍景色清幽而動態,西側有顧薌巖,巖頂有圓形石臺,稱為屈原吟詩之地,故名“吟詩臺”。南面是象谷溪,急流飛落,落入石潭,狀如雪,聲如鼓。《貴州山水實錄》載:“三裏路鄉,周城東北壹百二十裏,相傳屈原讀書於此洞,遺址猶存。”詩人吳丈蜀寫過壹首名為《讀洞》的詩:“洞離塵百裏,詩人使畫卷輕滑。幹年誰知公意,人生不悔看錯。”農民詩人杜青山寫過《吳丈蜀先生讀洞原玉》:“古洞專十余年,誌存高遠。要不是世態炎涼,就有幾頁《離騷》。”農民詩人譚廣培寫過《讀書洞》這首詩:“傳聞老洞攻書,屈子幹之年為我所思。從前藜燒明月,此生寫古言。思山應見,誦時知。敲墻摩苔添情,余味仿離騷。”
照面井位於胡夫的山腰上,由銀灰色的龍骨制成。井口直徑80厘米,井深60厘米。井水晶瑩如鏡,甘甜可口。相傳,這裏是屈原童年時拍照、洗漱的地方,連壹粒灰塵都逃不過“井鏡”。井臺上有壹塊石碑,中間刻著“面對面井”三個大字。碑文上寫著:“這是壹口被大眾遺留下來的井,是根據神道教特別重新整理的。以後不要浪費了。”如果妳違反了它,妳會受到上天的譴責。這棵綠樹決不能被砍伐。清鹹豐十年七月十二日,三閭河灘同修來到日立。"
照面井石碑左右各有壹棵常青的綠樹和壹棵成蔭的橡樹。他們像兩位威嚴的衛士,日夜守護著屈公遺井,搬出“神”和“天”來維護屈公遺井,表達了家鄉人民對屈原的敬仰之情。地下有壹個半徑4米,高約5米的半圓形平臺。平臺邊緣有石雕欄桿,13立柱站立。石柱壹高壹矮,錯落有致。最高的壹個雕刻有八角帽。石柱中間有12孔,分三層。上層為四邊方形石欄桿,中層為刻有多層花紋和圖案的片狀欄桿,下層為長扇形枕形欄桿底。欄桿外,有強壯挺拔的古松·庫珀,形似壹排排帶傘蓋的垂柳,隱藏著胡夫山腰上的飾面井。騷壇成員李勝梁寫下了《面對面》這首詩:“像面對面壹樣神奇,是首很美的詩。磨刀西湖靈隱寺,大夫遺勝瑤池。”
玉米田又稱“曲田”、“三山玉米”。位於屈原宅地右側,相傳屈原青年時代曾在此勞作,也有傳說屈原被流放後回鄉務農,忍辱負重經營三秋水田。《屈原列傳》描述了屈原。“我被人恥笑了,就把它派上了用場,唱《離騷》,照雷哭天。楚大饑荒之時,原淚產白米為玉,江陵之地有玉米田。”這些丘陵地裏的水稻有紅色的莖和紅色的穗。村裏人說是屈原血淚染的,所以取名“金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