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什麽是共情?移情在詩歌中的作用是什麽?

什麽是共情?移情在詩歌中的作用是什麽?

共情就是把自己的情緒移到外物上,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受。好像壹個人開心的時候看到的風景像是在微笑,悲傷的時候看到的風景像是在嘆息。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在詩歌創作中往往賦予自然景物以人類的行動品格、生命和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能反映人類和社會生活的美。這就是美學所說的詩歌創作中的“移情”。

“感同身受”的運用,使詩中的客觀景物充滿了感性生命形式的震顫和美感,使詩人的眼景和心靈融為壹體,具有超感性,與感性密不可分。“感同身受”的巧妙運用,是詩歌長久以來具有強大藝術魅力的原因之壹。

作為美學範疇,“移情說”有四個要點:

(壹)審美移情作為壹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壹種客觀的自我享受。

(2)審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相融、物我相忘、物我同體、物我互贈。

(3)審美移情是由移情和相似聯想引起的。

(4)審美移情的功能是人類情感的自由解放。

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詩論》、《西方美學史》等著作都從美學和哲學的角度進行了闡釋。在西方美學史上,他梳理了移情理論的起源和發展,並探討了這壹理論興起的原因。在《詩論》中,他主要用移情理論闡釋了詩歌中情境交融的境界,在《文藝心理學》中,他論述了“審美經驗”分析中的“移情”。

他認為審美體驗是我們欣賞自然美或藝術美時的壹種心理活動。當我們全神貫註於觀看壹個孤立、絕緣的圖像時,往往會產生移情。我們常常從遺忘事物到相同,從相同到接觸事物,不經意間把我的興趣轉移到事物上,用事物的態度把我的註意力轉移到我身上。當然,他明確指出,移情往往伴隨著審美體驗,但不是審美體驗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將審美心理活動等同於移情,而是將其視為審美體驗的心理活動之壹。這樣,他恰當地把握了審美經驗的特點,為移情在美學中找到了位置,克服了許多缺陷。

總的來說,他主要是從哲學的高度來解釋共情。這是美學家的特點,美學是哲學的壹個分支,移情的終極層面是宇宙的人化,從有限到無限,從固定到自由。題目、開篇、結尾都蘊含著哲學的暗示,讓人感到震撼和好奇,如何將無限的、沒有感情的時空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