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王騰的亭子靠近河邊,於佩載歌載舞。
畫樓對南浦雲,珠簾卷起黃昏西山雨。
閑雲池影長,物換星移幾年。
今天內閣中的皇帝在哪裏?門檻外,長江自流。
詩歌解讀
高高的王騰亭靠在河邊,玉佩和鑾鐘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清晨,畫樓飛上南浦的雲,黃昏,珠簾卷入西山的雨。閑雲的影子倒映在池中。時間無盡,物換星移,幾個春秋過去了。王騰現在在內閣的什麽位置?只有欄桿外的長江自由流淌。
詞語解釋
江:指贛江。
壹整天:每天自由自在的遊蕩。
事物:四季的風景。
帝子:王騰。
詩歌和散文欣賞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壹路訪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加燕都督宴會,即席作《王騰亭序》。在序言的最後,他附上了這首簡潔含蓄的詩,概括了序言的內容。這首詩回憶了當年滕王閣的繁華,如今物是人非。面對人世的風風雨雨,詩人不禁感慨萬千。全詩含蓄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註王波(650 ~ 676)生於江州龍門(今山西河津)。唐代詩人。出生於貴族家庭,隋末大學者王通是他的祖父,詩人王績是他的叔祖。在林德年間,他被任命到皇宮,在那裏他被革職,然後遊蕩到蜀。後來因為去看望父親,渡海落水後驚嚇過度而死。他只有27歲。王詩名遠播,與楊炯、陸、羅並稱“初唐四傑”。
王騰亭是唐高祖李淵之子王騰·李元嬰在任洪州刺史時所建,位於江西南昌贛江上,遠眺視野開闊。父親經洪州赴膠州參加燕都督宴時,王波即席為《王騰館》作序。序言配有這首詩,描述了王騰亭的崇高氣勢和贛江周圍的風景。意境開闊,精神飛揚。
小說鑒賞
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詩人壹路去看望父親,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加燕都督的宴會,即席作《王騰亭序》。在序言的最後,他附上了這首簡潔含蓄的詩,概括了序言的內容。第壹句開門見山,用簡單而陳舊的筆法指出了王騰館的處境。王騰亭是高祖李淵的兒子王騰·李元嬰在他擔任洪州總督時建造的。因此,它位於江西新建的西漳河大門口,與贛江相望。妳可以從遠處眺望。後面的“南浦”、“西山”、“閑雲”、“檀影”、“檻外長江”都出自第壹句“朱”。王騰館的情況很好,但是現在誰會去參觀呢?當年修建這座亭子的王騰已經去世了。他來到亭子裏,舉行了壹次宴會,坐在壹輛掛著鳳鈴、滿載美麗玉佩的馬車裏。奢華的景象壹去不復返了。第壹句是關於空間的,第二句是關於時間的,第壹句充滿熱情,第二句壓抑。詩人采用“以立掃之”的手法,自然讓讀者感受到跌宕起伏,幾句話已經涵蓋了全詩的主題。
三四句緊跟第二句,多玩。既然沒有人來亭子裏參觀,在亭子裏畫個珠簾當然可憐。只有南浦雲溪山的雨與之相伴。這兩句話既寫了王騰亭的寂寞,又描寫了王騰亭的高,西山雨卷珠簾,王騰亭的遠,情景交融。
至此,詩人的意圖已經被完全覆蓋,但表現手法還比較隱蔽,寫得不徹底。所以前四句用了“朱”、“舞”、“雨”三個相對平靜的韻後,馬上變成了“遊”、“秋”、“流”三個綿長綿軟的韻,加上章法和語意的協調,在時間上特別強調,發力,與前半句壹脈相承。“閑雲”二字有意無意與上述“南浦雲”聯系在壹起,“池影”二字有意避開“河”字,將“河”加深為“池”。天上有雲,地下有潭,俯下身子,還在寫空間,但後來用了“日久”二字,我立刻把空間變成了時間,指出時間是漫長的,不是壹天兩天,而是經年累月,自然生出換景換星座方位的感覺,自然想到現在建亭的人。在這裏,壹個“少數”和壹個“為什麽”連續提問,表達了緊湊的情感。最後從時間轉到空間,指出事物會變,星星會動,帝子會死,門檻外的長江壹望無際。“門檻”二字和“河流”二字回應了第壹句,精神疲憊。
這首詩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有亭、河、樓、簾、雲、雨、山、蒲、池影;屬於時間的話,長日,物換星移,幾個秋日,現在何處。這幾個字混在壹起,沒有床架重疊的感覺。主要原因是它們都圍繞著壹個中心——王騰館,每個展館都扮演著月亮拱門的角色。唐詩用的是實詞(即名詞),和喜歡用虛詞(尤其是轉折詞)的宋詩明顯不同。比如三四句中,除了“非”字和“涓”字是動詞外,其余十二個字都是實詞,但兩個虛詞把它們壹起帶活了,說明唐人善用實詞,實而不實。另外,詩的結尾是對仗,很有特色。壹般來說,對偶句多用於中段,起到安排的作用。這裏是用來結尾的,並不是像兩扇門那樣並列(術語叫扇對),而是開著關著,讀者只感覺到它的流動,而沒有感覺到它是雙重的,顯示了王波非凡的才華。後來杜甫的七言詩,甚至七言絕句,也經常使用這種手法,比如“從這座山回來,經過另壹座山,從南邊上來,再往北——到我自己的鎮上!”、“口脂粉藥有恩,玉筒銀罌粟花在九霄之下”、“遊蝶總舞,自在嬌鶯剛啼”等等。可見王波對唐詩發展影響。(沈)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