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教學和散文教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在處理上還是有些細微的區別。關於詩歌教學,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就算不會寫也能背出來。”朗讀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重視。宋代朱也提倡“心見、目見、口見”。他說:“壹般來說,如果妳先讀壹本書,妳應該對它很熟悉,但妳說的壹切都出自我的口。經過深思熟慮,我才能使我的思想發自內心,然後我才能得到它。”這就強調了朗讀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平常的古詩詞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從口中吟誦,再從耳中吟誦,然後心中有數。學生在閱讀和聽力時能直接快速地感知語言的美,體會文章的魅力,語感由此而來。在散文教學方面,過去我們的語文教學往往比較註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了它的人文性。所以高中的舊語文教學只是把語文課變成了“語文課”,重在語文的工具性和應用性。鑒於此,語文新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強調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道德品質勢在必行。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散文的人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