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詩門小學三年級
這篇文章適合:小學三年級。
作文來源:
這篇作文是關於小學三年級的。題目是《叩開詩歌之門》——語文綜合實踐總結。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詩歌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第壹部詩集——《詩經》。中國文化寶庫中的詩歌,猶如壹顆明珠,散發著耀眼的光彩。本學期,我們開展了“敲詩之門”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進了詩的國度,領略詩歌,領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領略詩歌的獨特魅力。
第壹天,老師帶我們瀏覽這組課文。詩歌主要有幾種形式,如《詩經》節選、唐詩、宋詞、元曲、現代兒童詩等。那天晚上,我們積累了壹些詩歌和詩歌的故事或素材,受益匪淺。
第二天,在參考書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幾首詩的中心思想,欣賞起來。為了更方便的理解詩歌,我們對收集到的詩歌進行了分類,我們也掌握了幾種詩歌的分類方法,比如按時代分為唐、宋、元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詩、田園詩、抒情詩、邊塞詩等。按詩人分,可分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按民族詩人劃分,可分為中國、蘇聯、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眾多詩人的詩。那天晚上,我們辦了壹份以“詩歌和貝殼”為主題的小報。許多迷人的詩歌讓我們贊不絕口。
第三天,我們發起了“推薦我最喜歡的詩歌”的活動。學生們喜歡各種各樣的詩歌,有的喜歡《木江吟》,有的喜歡《滿江紅》,有的喜歡《石灰吟》。推薦理由也是五顏六色,根據內容填寫表格。
第四天...第五天...
道路總是坎坷的,我們在活動中也遇到了壹些“大石頭”和壹些“小石頭”。比如練習冊裏有壹些詩我不知道,其他同學知道,我們就交換“信息”;我們不知道如何給詩歌分類。老師像我們肚子裏的蛔蟲,花了壹些時間給我們講。共同整理了壹個小詩集,很多人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我們給了他們各自的任務,所以詩集提前完成了...
活動結束後,我收獲了很多,比如:
我知道如何給詩歌分類。按題材,按時間,按內容等多種分類。
我學會了如何讀詩和品味詩。讀書的時候,懂得結合現實生活去讀,比較不同的詩詞,邊讀邊畫圖。
我積累了很多關於詩歌的知識。《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我國另外兩部詩歌總集分別是《楚辭》和《漢樂府》。中國的元曲,壹種詩歌,興盛於元代,大多來源於民歌。泰戈爾是亞洲第壹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
詩歌和撿貝殼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