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各地的地方戲是如何形成的?

各地的地方戲是如何形成的?

地方戲流行於某壹地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的總稱。如晉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淮劇、秦劇、河北梆子、川劇、魯劇等,與中國流行的劇種(如京劇)相對。“地方戲”作為傳統文化的壹種表現形式,是指凝結了某壹地區的民俗風情,為該地區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壹種戲劇形式。壹方面,地方戲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壹方面,地方戲不同於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因為地方戲是傳統文化表達的“活的”形式,既傳承了壹定的歷史文化傳統,又期待文化傳統在表達時代精神中的創造性轉化。

中國有260多種地方戲劇。正是數量眾多、底蘊豐厚、參與者眾多的地方戲,成就了中國戲劇大國的地位和稱號,得到了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支持傳統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幹政策》21條中,與地方戲曲直接相關的有4條,包括開展地方戲曲普查、建設數據信息系統、實施保護傳承工程、加強劇目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等。時隔近四年,我們可以把“第十二屆藝術節”地方戲的演出看作是“壹些政策”實施後取得的初步成效,相信隨著“壹些政策”的不斷實施,地方戲將煥發出更大的生命力,在中國藝術節上展現更好的風采。

眾所周知,地方戲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壹方面,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交通不便,社會生活自給自足,使得方言、民俗、文學藝術等地域文化品種呈現出極其多樣的面貌;另壹方面,經過長期的統壹和普遍的系統啟蒙,不同的地域文化有著大致相同的文化底蘊和基本相同的審美取向。地方戲作為方言、民俗和民間文藝的結合體,介於上述兩個方面之間,並隨著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的發展,在劇目、技藝、表演、市場等領域不斷發生著交流、競爭、融合和演變。這個過程以前非常緩慢,但上世紀初開始加快,上世紀中後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近代中國由農業鄉村向工商業城市的社會轉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和地域差異的迅速縮小,許多地方戲加速了消亡或融合的進程。

從整體趨勢來看,很多地方劇種的消失是必然的,但從具體情況來看,有的因為自身的生命力而自然消亡,有的則在互動後自然融合,其結果壹般是擴大而不是縮小影響。

前壹種情況應該在“非遺”的框架下保護;對於後壹種現象,要尊重客觀規律,理性對待,樂觀其成,跟風而行,不宜過多幹預。必須看到,地方戲曲不僅屬於地方,也屬於全國,就像傳統戲曲不僅屬於過去,也屬於現在和未來。從保護和傳承的角度看,地方劇種保持其“地方性”是必要的,但從推廣和發展的角度看,地方劇種追求其“全國性”是極其自然的。其實從來沒有壹個地方劇種不想獲得全國性的影響力,只是因為各個劇種的能力、條件、機遇、努力程度不同,所以結果不壹樣。回顧歷史,凡是獲得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劇種,無壹例外都出現過原生態淡化、地方還原的現象。

這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於“第十二屆藝術節”的地方戲曲作品中。保護絕不等於保守。地方劇種生存發展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壹個度,既保留地方特色,又通過“劇種”尤其是原創作品盡可能體現民族追求。

地方戲的“地方”主要是指流行劇種的地域大小,包括專業群體、從業人員、觀眾人數等。業內有“大歌劇”和“小歌劇”,含義大致相同。以豫劇、蘇劇為例。豫劇流行於十幾個省,遠至新疆、臺灣省都有專業劇團。國有和私營文藝團體總數近2500個,從業人員超過65438萬人,粗略統計觀眾達3000萬人。以上數據在地方戲中是最高的,無愧於“中國地方戲第壹”的稱號。

蘇劇起源於蘇州,僅流行於無棣。從業人員不足100人的劇團只有1個。是真正的“小劇”。很多戲曲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其中,“大劇種”在擴大影響力的過程中,不僅會擠壓地方“小劇種”的生存空間,還會被地域文化異化產生新的劇種。比如秦腔起源於陜西,歷史悠久,影響巨大,東推的時候產生了很多像植物壹樣的地方梆子戲。獲獎的河北梆子(“李保國”)是大約200年前河北秦腔的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