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三種表達方式:賦、比、興,其中賦是說真話的方式,比是比喻。“興”就是興,“說別的先喚起吟誦的話”。賦、比、興、風、雅、頌合稱為“六義”。
《詩經》全面展現了西周至春秋中期中國的社會生活,真實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由盛而衰的歷史面貌。《詩經》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但以現實主義為主。
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獨特的文化基礎和北方文化的影響,誕生了偉大的詩人屈原,深受其影響的宋玉等人開創了新的詩風。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傑出代表。
楚辭發展了詩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變成了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