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有些近體詩的震撼力不亞於古詩詞,有些近體詩讀起來也能讓妳難以忘懷。當我讀到鄭愁予的錯誤時,我有這種感覺。
錯誤
鄭愁予
我走過江南。
季節裏的樣子,就像荷花的開與落。
東風不來,三月柳絮不飛。
妳的心就像壹座小小的孤城。
就像壹條面朝黑夜的青石街。
沒有壹點聲音,三月的春幕就揭開不了。
妳的心是壹扇緊閉的小窗。
我的達達馬蹄鐵是壹個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海歸,我是過客
雖然這是壹首現代詩,但無論是表達還是主題都是傳統的。特別是在古典意象和意境的運用上,達到了新的高度。相比於“千帆太多就什麽都不是”所營造的意境,閨閣中的女性充滿期待和無限失落,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篇幅雖短,但寓意豐富,讓人回味無窮,回味無窮。
而且,就這首詩的主題而言,也有歧義。有人認為《渡過江南》表達了壹種對國家的思鄉之情,所以等待的不僅僅是“愛人”,還有“兒子”。甚至,這個服務員不能算是壹個具體的人,而是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分裂而無法團聚,身處故國的那群服務員的抽象。這壹主題反映在余光中的四首《鄉愁》押韻詩中。
鄉愁
余光中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裏,我媽媽在那裏。
當我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車票,
我在這裏,新娘在那裏。
後來,
鄉愁是壹座短暫的墳墓,
我在外面,我媽媽在裏面。
現在,
鄉愁是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
這是壹首關於鄉愁的經典詩篇,壹直備受推崇。我從不否認這首詩的藝術水平和思想價值,但我感覺這首詩雖然也提煉了壹些意象,但在題材和手法的運用上還是傳統的。但無論如何,與《錯誤》相比,這首詩的內涵要直白得多,所以似乎缺少了壹些歷史的深刻感。這首詩比較突出的,應該是結構美和音樂美,比較適合朗讀和背誦。
除了這些傳統詩歌,還有壹些現代詩歌也很值得壹讀。徐誌摩的《再別康橋》等詩還是好詩,雖然小資多了壹點趣味。席慕蓉的《壹棵開花的樹》等作品適合沈溺於愛情的女性。此外,舒婷、海子、戴望舒的作品都值得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