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莊子常在蒲水(今城南虬河)和漩水中垂釣,在濠梁(今安徽鳳陽臨淮城西南)遊泳觀魚,與魚鳥壹起享受寧靜閑適的生活。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頒布傳書,賜莊子“南華真人”稱號,稱其書為“南華真經”。
莊子不僅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無論是在哲學思想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了中國歷代思想家、文學家以深刻而巨大的影響,在中國思想官方史和文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擴展數據
《莊子》共三十三篇,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壹篇)。壹般認為內篇七篇壹定是莊子寫的,外篇十五篇是莊子的弟子寫的。《十壹雜文》的情況比較復雜,應該是莊子學派寫的。有的認為並不是莊子學派的全部思想,比如“盜足”、“言劍”。《吳起論》、《逍遙遊》、《集大成者》等是《內篇》中對莊子哲學最集中的表述。
莊子這篇文章的結構很奇怪。看起來不緊,往往來得突然,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停就停。汪洋做事不計後果,變化無常,有時看似不著邊際,隨意上竄下跳,但思緒卻能貫穿始終。句式也豐富多樣,或順或倒,或長或短,詞匯更豐富,描寫細致,常常押韻不規則,極具表現力和獨創性。
莊子筆下的汪洋恣意,意象放飛,想象奇特豐富,情感潤澤曠達,給人壹種超凡脫俗、崇高美妙的感覺。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獨壹無二的,他的文章體系已經從記錄形式中分離出來,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壹個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百度百科-莊子(道家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