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聲慢》是李清照南渡後的名作之壹。詩人當時經歷了戰亂流離的苦難,丈夫去世的巨大變故,國家的毀滅,家庭的毀滅,如此巨大的不幸相互打擊,頓時讓她孤獨、寂寞、悲戚、深似海。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這種近乎絕望的焦慮。這個詞的開頭很突兀,很不平凡。它由七組重疊的詞組成,壹致地描述了內心的悲傷。尋尋覓覓就是寫心靈無主,有所缺失的狀態。
不僅環境孤獨淒涼,心靈的孤獨淒涼更可怕。仿佛失去了什麽,曾經的美好都結束了,幸福的愛情,幸福的家庭,心愛的事業,現在都在現實中消失了。
這不禁產生壹種無助感、失落感和尋找寄托的欲望。我想抓住點什麽,結果卻是空虛冰冷。冷清,這個既指冷清的環境,也指冷清的心情。
傷心痛苦,是寫了尋找卻得不到之後內心強烈的痛苦。可以看出,這三句話,十四個重疊的字,有三層含義,由淺入深,寫出了心中無法調度的悲傷,渲染了濃厚的悲傷氣氛,起到了覆蓋全篇的作用。
剛開始乍暖還寒的時候,最不好說的就是天氣多變,乍暖還寒很難適應。這就是說,寒冷孤獨的環境,孤獨的心情,都是惡劣的天氣。
我兒子喝了三杯和兩杯淡酒。如果他是晚風,顯然酒的淡泊味道不足以抵擋晚風。其實借酒消愁的意圖是隱藏的,寫的跌宕起伏,意在含蓄含蓄。
梧桐更是細雨蒙蒙。它用的是秋雨過後落在地上的拉卡樹葉,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這些文字把正在上面看窗戶的人物和如何獨自天黑放在秋雨、梧桐和黃昏的背景上,把無限的痛苦和沮喪與無限的悲傷融為壹體,進壹步加深了要表達的感情。
此詞的藝術特色是:壹是敘事手法的運用,而不是疊字的運用。
詩人通過描寫淡酒、雁、黃花、梧桐、細雨等特色景物,運用壹組又壹組疊詞(十四疊詞),層層深入地渲染和襯托自己的內心感受,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