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每個人都有寫故事的經歷,對故事都很熟悉。故事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壹般的房契是怎麽起草的?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2022年勞動者最美的故事(壹般5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1陳美華,女,1958年2月出生,鐵山區銅鼓地社區舞蹈協會會員、社區誌願者。退休以來,陳美華壹直為社區文體活動和居民趣味休閑活動出謀劃策,指導社區居民健身娛樂,帶領銅鼓地社區廣場舞隊舞出不壹樣的夕陽紅。
陳美華是壹個舞蹈愛好者,也是社區舞蹈隊的副隊長。近年來,在她的帶動下,社區舞蹈愛好者組建了壹支35人的“浪舞隊”。這支舞蹈隊已經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骨幹力量,多次與社區老年協會合作開展扶老助老等活動。作為副隊長,陳美華不僅帶領大家在社區跳舞,還邀請鄰近社區舞蹈隊的成員到社區表演。2015,“銅鼓杯”廣場舞邀請賽成功舉辦。
陳美華性格開朗,勤於思考,樂於助人。小區裏的舞蹈愛好者玩得開心,那麽其他居民喜歡什麽文體活動呢?陳阿姨深入調查居民愛好,根據居民愛好向社區提出合理化建議。近年來,社區向區文體局申請安裝健身器材,在昌盛社區安裝了乒乓球臺、排球網、籃球架,並在社區成立了氣排球隊、毽球隊,定期舉辦比賽。
陳美華還加入了社區義務治安聯防隊,每天按時隨隊巡邏,巡邏過程中認真細致,發現可疑情況立即通知社區民警。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為鄰居鎖不上鎖的門,帶領居民打掃樓道,帶獨居老人去醫院看病,熱情地為不認識路的人指路...
為社區老年人服務也是陳美華誌願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銅鼓地社區有幾位80多歲、90多歲的獨居老人。在平時的接觸中,陳美華發現他們中的壹些人身患重病,陳阿姨經常去她家問候他們,與他們交談,給他們送報紙,給他們閱讀,幫助他們減輕恐懼,提高信心。老人們感動地說:“梅花妳真好。”
沒有讓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卻用博大的愛,溫暖了壹個又壹個需要幫助的人;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用壹點壹滴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陳美華沒有得到豐厚的物質回報,但她每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
勞動者最美的故事素材2宋,男,漢族,1981年9月出生,退役軍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20xx年2月任村委會委員。他現在是村委會成員、投票站主任、團支部書記和民兵連長。被縣人大任命為“人民陪審員”;被共青團翼城縣委* * *評為“五四青年農民的楷模”;連續兩年被縣武裝部授予“優秀民兵連”榮譽稱號。
在上任的第壹天,文就遭遇了壹場決鬥。年關將至,村裏決定為貧困村民提供福利。村民陳某是壹名退休工人。按照規定,陳某是不享受的,但生性倔強的陳某就是想不通。他找到村委會大院,破口大罵,不死心。文和的兒子打仗,他挺身而出幫助。氣喘籲籲的陳某咬了壹口溫的手。壹陣鉆心的疼痛傳遍了文的全身,但他還是笑著抱著勸他。當看到文滿是鮮血的手時,突然醒悟,羞愧地走開了。
這件事讓宋認識到,光憑熱情搞好村裏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講究技巧和方法。
村民王經常酗酒。酒後或敲東門,或進西院,令鄰居不安。回到家,彼此不以為然,不是打老婆,就是罵孩子。妻子找到村裏,堅持離婚。在了解宋之後,他了解到王除了酗酒問題之外,是壹個正派的人,而且他與妻子感情很深。宋多次給做過王的妻子。同時要求王立下軍令狀,戒煙戒酒。在宋的不懈努力下,王夫婦言歸於好,喝酒鬧事的問題也收斂了許多。
位於縣城的北關村,可以說是寸土寸金。為了爭奪宅基地,很多家庭都著急了。回民在老房子裏買了壹個四孔窯洞,其歸屬壹直糾結。壹家人為此反目成仇,老太太嘆了口氣。了解到這壹點後,宋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在他的努力下,壹家人終於心平氣和地坐在壹起,簽了壹份五份的房屋產權調解協議。
進了主人家,出了西,文嗓子啞了,腿也瘦了,人也瘦了,但村民之間的糾紛卻大大減少了。大家都說,文明男孩不壞,不怕麻煩,調解能轉移到大家心裏,我們相信他。在今天的北關村,大家把事情說出來,以理服人,成為時尚,真正成為文明村的文明人。
為了更好地發揮團員青年的模範帶頭作用,發揮青年辦大事的積極性和能力,宋征得兩委主要領導同意,帶領83名團員青年參觀了聞名全國的華西村。
為了組建民兵連,這位與總理並肩抗洪救災的“老”兵自告奮勇當了民兵連長,擔負起骨幹民兵的日常訓練任務。邀請北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榮光作為指導員,每月為民兵講解壹次國防知識、預備役制度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逢年過節,他組織骨幹民兵晝夜巡邏,確保人民過壹個平安祥和的節日;北關村商場、商店多,他就組織骨幹民兵組成保安,積極做好各種服務。如今,由59人組成的北關鄉民兵連已成為縣武裝部的骨幹力量。
當過兵、扛過槍的年輕人知道,後方的穩定是前方士兵安心服役的重要因素。為此,他每年都和村裏主要領導壹起,挨家挨戶送溫暖,送軍人家屬,還經常組織群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村裏營造壹種軍人光榮的濃郁氛圍。
按照分工,宋還承擔著組織兩到四個村民小組的任務。不要低估這個小組的工作!深有體會的宋說:“想幹就幹,幹不完的活!”有人蓋房子,宋迅速幫忙丈量尺寸,丈量等級,把鄰裏糾紛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村民家裏有婚喪嫁娶喜事,宋總是隨叫隨到,壹竿子插到底;自己的車成了村民接新媳婦的“專車”;他在街道上修建道路和下水道,他挨家挨戶去做他的工作。
30多歲的村民王出獄後打破壇子,喝酒鬧事。多次聯系後,王幡然悔悟,踏上了去外地打工的火車。村民韓某老實又窮,就積極找熟人,把韓某放到永鋼工作。第二組的組長韓是個殘疾人,他的妻子患重病住院。宋得知後,找衛生局找合作醫療,找民政局找大病救助;40多歲的村民曹,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常年靠母親做飯。看到曹的老母親,宋又四處奔走,為曹辦好了低保。
對於村民,他總是可以義無反顧的跑來跑去,但是輪到他自己做事了。妻子在醫院生了孩子,家人給他打電話。他仍在為村民測量宅基地。這孩子幾乎窒息,因為臍帶纏繞在他的脖子上。他忙完就趕到醫院,看著妻子傷心的眼神。生性豪爽的宋溫明有點歉疚地說:“這不是慢嗎?”熬過來了就好了。可以蓋房子,但絲毫也馬虎不得..."
在北關村這片熱土上,他用自己的真誠、勤奮、真誠、樂於助人樹立了新時期農村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勞動者最美事跡3張輝:用汗水澆灌誌願者的花朵。
女,62歲,建設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她像壹頭老黃牛,在誌願服務的沃土上,在群眾工作的田野裏,辛勤耕耘,播種希望,收獲幸福,用汗水澆灌誌願者的花朵。
充分發揮余熱,關愛下壹代。
在張輝的努力下,建設路社區工委每個月都會組織年輕人開展主題鮮明的詩歌朗誦,受到大家的好評。寒暑假期間,她堅持給青少年講安全知識,宣傳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知識,讓孩子們明白弱國必挨打,強國之民其樂融融。暑假期間,我們帶領年輕人慰問消防官兵,參觀黃石市氣象局,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見識。同時,她還結對幫助留守兒童。小區裏有個同學叫劉,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和爺爺奶奶壹起,生活相當艱難。張輝每年都會給這位同學買書包和學習用品,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寒暑假,張輝有時會把這個同學接回家,和他壹起吃住,就像對待孫子壹樣。
致力於人民的健康。
在過去的四年裏,張輝每天晚上都在張之洞廣場的“每天跳舞,每周唱歌”活動中自願為大家演奏音樂。不管天氣是冷是熱,音樂每天晚上七點準時響起。她每年都堅持帶隊去福利院進行慰問演出,讓福利院的老人認識她。如果有壹段時間沒見到她,她應該給張輝打個電話,問問她什麽時候再來。
致力於社會的文化體育事業。
張輝有主持、朗誦等多方面的天賦,在省內多次獲獎。在社區籌備“慶祝十九大”大型文藝演出期間,她每天都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編排和練習。她還為建設路社區精心編排了壹套贊美社區文明建設的快板,督促大家定期練習,在居民樓表演。當樓裏的居民聽到這個消息時,笑聲和掌聲在空中久久回蕩,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張輝同誌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壹名誌願者的無私奉獻精神。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了老弱病殘的幸福生活,她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溫暖和關愛。
我叫張迎春,女,40歲,經濟師,大學學歷,曾在銀行工作,電話:19xx。多年來,作為壹名金融工作者,我認真貫徹金融方針政策,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兌現服務承諾——為廣大客戶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優質的金融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看似簡單的承諾,卻承載著工行人的誠信、求實、創新的奉獻精神,讓我十年如壹日的堅持、努力、奮鬥,絲毫不敢懈怠。
在大街上,醒目的銀灰色標識已經成為工行的標誌。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機制,讓工行的業績突飛猛進。作為壹個工行人,我每天和同事們穿著統壹的服裝,坐在內外環境整潔有序的辦公大廳裏,為來往的客戶辦理各種金融業務,存取款,收付款,迎送款,從早到晚,看著客戶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壹天的辛苦和勞累就會化為烏有。多充實的壹天啊。用自己所學,所學技能服務群眾,展現人生價值,不是壹件很幸福的事嗎?
我每天都在數我的傳票,知道壹張傳票就是壹個客戶,壹百張傳票就是壹大堆見過100客戶的人。每天在櫃臺服務這麽多顧客,讓他們滿意,我感到無比榮幸。這是工行賦予我的責任,也是我應盡的義務。我每天都很忙,也很開心。然而,在壹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當壹個老人邊走邊顫顫巍巍地把壹疊被老鼠咬壞的發黴的不同券的錢遞到櫃臺時,我嚇了壹跳。妳把錢放在哪裏了?現在這麽多儲蓄所!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看著老人尷尬的表情,我開始慢慢和老人交流。原來老人不放心把退休金放在哪裏。於是,三藏和三藏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整理完老人們的錢,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老人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我們身邊有多少這樣的老人需要幫助?我們的金融服務有多少盲點?櫃臺服務多麽有限啊!
帶著疑問,我收拾好行囊,開始走在大街小巷和田間地頭,宣傳金融知識,了解不同客戶群體的金融需求,幫助年輕人管理家庭,手把手教老人認識假幣,真正實現金融知識下鄉,金融服務送上門。在壹次參觀中,我遇到幾個人在爭論什麽?走近壹看,原來是壹群人圍著壹個賣杏的。賣杏子的老大爺不要100,說:“我沒零錢就不賣給妳。我昨天賣了壹天杏子,白賣了壹個假錢。”另壹個說:“提假幣真的很害人。我老兩口辛辛苦苦餵了壹頭豬壹年,賣了1000多。最多能賺200塊錢,結果只是又收了壹筆假錢。妳說太離譜了!”聽了他們的話,我教他們如何識別假幣,如何在燈光下看水印、圖案、面色圖案;如何用手觸摸盲文和國徽的凸起感;如何搖鈔票分辨真錢的清脆聲音等等,給每個人發防偽宣傳資料。看著他們的認真,我想如果我早來幾天,100元的損失就可以避免了。
只要壹有時間,我就趕往農村城鎮,盡可能地為人們提供服務。有壹天,正好是休息日,我像往常壹樣在街上閑逛。壹股熱玉米味吸引了我。去玉米攤說:“阿姨,來壹根玉米吧。”然後我把壹把鋼鏟遞給阿姨,阿姨接過錢,似乎有話要說。我趕緊問:“阿姨,怎麽了?”“女兒,妳能給我紙錢嗎?這是我家所有的鋼鏟。我太忙了,沒時間給我換。”阿姨抱怨的語氣和誇張的手勢讓我很好奇,然後她問:“幾個?”阿姨對著我的耳朵說:“壹大桶,能給我換壹個嗎?”“我在工行上班,當然現在可以去了。”去做吧。經過壹下午的清點和整理,10342元的鈔票整整齊齊地交到了老太太手中。老太太感激地說:“妳不需要錢,妳在哪兒幫我存著就行了。”壹個月後,阿姨把20多萬的積蓄全部存入我的營業廳。後來阿姨的親戚鄰居成了我的常客,存款接踵而至。壹百多萬的存款讓我想了很多...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服務的客戶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成了我的朋友,有的成了我的忠實客戶。走在繁華的大街上,妳可能會不經意間聽到這樣的聲音:“去工行吧,工行的服務不錯!”“隨著聲音,換錢的老太太不是在賣她的熱玉米嗎?這哪裏有賣玉米的?明明是工商銀行的活廣告,卻在翼城街頭叫賣了好幾年...
勞動者最美的事跡5在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為民服務的誌願者人群中,經常會看到這樣壹位背很瘦的阿姨。多年來,她默默為社區工作,為群眾服務。56歲的阿姨王霞是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的居民。自從1998從單位退休後,她就主動到社區做誌願者。從12開始,她就無怨無悔、心滿意足地參加社區義務工作,熱心為居民服務。她樂於助人,關心鄰裏,不求回報。她加入了社區義務治安聯防隊,每天按時在隊裏巡邏,業余時間還主動幫助老人。
為了讓小區有壹個良好的治安環境,她長期值班。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在巡邏過程中認真細致,發現可疑情況立即通知社區民警。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為鄰居鎖上沒上鎖的門;帶領居民打掃樓道;義務幫助子女不在身邊的生病老人,帶他們去醫院看病;熱心為不認識路的人指路、帶路;免費,每晚照顧天池社區活動室4年;協助社區工作者開展各項工作...諸如此類。似乎這裏發生的壹切都逃不過她的小眼睛。她經常深入居民中,了解他們的心聲,並向居委會反映。在克拉瑪依市“創建健康文明城市”期間,她責無旁貸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積極參加創建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挨家挨戶發放宣傳資料,協助組織各種宣傳活動。她還經常組織動員樓裏的居民洗樓梯。看到有人亂扔垃圾,她就去提醒別人要文明,創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責。主動清理小區垃圾和衛生死角,清理有困難的向社區居委會匯報。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刮風下雨,天池小區裏總會出現她戴著紅袖章彎腰用手撿垃圾的身影。
“5.12”四川汶川和“4.14”青海玉樹地震後,她又在社區忙碌起來。她和居委會工作人員在社區挨家挨戶進行宣傳,號召大家為災區捐款,全力支援災區人民,用實際行動為抗震救災盡壹份力。在她的宣傳影響下,小區居民紛紛前來捐款,甚至有小朋友掏出零花錢獻愛心,積極響應支援災區抗震救災的號召。
王大媽患有腎結石病,伴有嚴重腎積水,老伴也體弱多病。她的孩子們擔心她的健康。但是,她從來不把這種“責任”當成負擔,而是把它當成壹種被大家信任的“幸福”。這些年來,她壹直用自己的熱情回報著鄰居們的信任。每次社區給轄區居民免費發放防蟑藥、防蟻藥,王大媽作為小區的樓委會和居民代表,為了不影響居民的日常工作,動員誌願者在休息日和下班時間,通過打電話、上門發放藥品等方式聯系居民。天氣非常熱。有的居民住在6樓或者高層居民樓,有的居民要進行多次上門聯系才能實施。這項工作相當困難。但王阿姨沒有怨言,克服困難,犧牲個人時間,按時保質完成組織安排。她在社區誌願服務中的表現贏得了社區的壹致好評。同時,她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了社區誌願服務的發展,為社區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有人問她:為什麽退休了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還要去做誌願者?她的答案很簡單:“我們活著不只是為了活著,我們要為了更多的人快樂地活著”。12以來,她服務社會,滋潤溫暖人心,促進社會和諧,受到天池社區居民的好評。從12開始,她就用自己默默的付出激勵著身邊的人。
她還熱心於街道和社區的老齡工作,積極推動老齡工作的進步。自從成為天池社區老年人誌願者以來,我盡我所能幫助其他有需要的老人。天池社區有幾位八九十歲的孤寡老人。在他們平時的接觸中,發現他們身患重病。王阿姨經常來他們家問候,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解除恐懼後,生存信心提高,患者受到鼓舞,精神面貌大大改善,食欲和睡眠都有所改善,家屬都表示感謝政府、街道和黨組織的關心。王大媽還堅持每天給老人送報紙,教他們的保姆做新疆風味的飯菜。在壹起久了,他們的感情加深了。老人們感動地說,“妳真好,王霞”。王阿姨看到老人們笑也很開心。
王大媽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誌願服務事業中。王大媽只是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眾多誌願者中的普通壹員。她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才能,但她用博大的愛溫暖著需要幫助的人。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用實際行動的點點滴滴回報社會,服務他人;她沒有得到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每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
王大媽不僅是個低調的人,還是個有愛心的人。她永遠不會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南方遭遇雪災,四川5月遭遇特大地震,青海玉樹遭遇特大地震。她告訴她的孩子通過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紅十字會在線捐款。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壹個優秀的誌願者,壹個誌願者身上閃耀的人格魅力。平凡的王大媽用壹份樸實無華的愛書寫著自己精彩的人生,演繹著壹個個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愛情不需要華麗的詞藻來表達,也不需要做出驚人的壯舉。只要誌願工作者真的付出,真的奉獻,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愛,傳播愛,就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