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北方壹望無際的雲,大江東去水。夕陽西下寒鴉外,東西四百州。
【註】此詩寫於元朝滅南宋,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之時。
(1)論“王”在詩歌中的作用。
“王”字在全詩的描寫中起著主導作用。
(2)簡要分析“大江東去水長流”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表達的不同感受。
【解析】《大江東去水已久》表達了作者在國家不可挽回時的悲痛,著眼於現實。蘇軾的詩表達了他對歷史循環和英雄缺席的感受,重在懷舊。
(附:作者簡介:汪元量,宋末詩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他曾經是南宋宮廷的鋼琴家。1276年,元軍進入臨安(今杭州),宋恭帝趙顯和皇太後被帶到北方。還陪伴他,親身經歷亡國之痛,寫下了許多沈痛的紀實詩。他在燕京(今北京)呆了很長時間。文天祥入獄時,經常到監獄探望吊唁。他們唱了很多詩,成了好朋友。他的詩風格憂傷而簡單。作品有《湖山稿》《聚水》。他的詩廣泛反映了南宋亡國前後的歷史,感情深厚,哀婉悲涼,被譽為“宋亡詩史”。後來出家,公元1315年還活著。
解說:1276年春,元軍在的帶領下,向南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進發。那裏的小皇帝還不到六歲。他的祖母感謝了慈禧太後,他的母親派大臣向伯顏投降。伯顏駐守湖州(今屬浙江),派人到臨安投降,然後俘虜了小皇帝等北上。作者也在囚犯之中,壹起北上。湖州歌九十八首,寫的都是被俘後的經歷和感受。
仰望北方,可以看到壹望無際的白雲向東流去,壹望無際的河流悠然流淌。夕陽西下,反射著烏鴉飛過的冷空氣,透過遼闊的四極望去。中國的故鄉在哪裏?
註:(1)巖雲:燕山府路、雲中府路設置於宋代,包括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地區,簡稱巖雲。燕山後,元朝首都所在地。這裏壹般指北方。(2)東、西:壹個叫“東南”,壹個叫四百州:指南宋以下的府、州、縣三級行政單位。宋朝鼎盛時期稱為“八百州”,南宋時約為半壁江山,所以作者稱之為“四百州”。
賞析:詩人和被俘的人帶著悲痛被押往北方,途中卻無法撤退。向北看,盡頭在哪裏?妳眼中看到的不再是故國熟悉的風景,妳頭頂的天空也不再是故國的天空。“無邊無際”是指北方的天空無邊無際,神秘莫測,這個艱難的旅程沒有盡頭。這三個字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對祖國的向往,對放棄的不舍。第壹句以緩慢而迷茫的語氣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第二句講的是大江東去的壯麗景色。面對事物的浩瀚,人們往往覺得宇宙時空宏大永恒,人生渺小短暫,於是要麽看破紅塵,舞蹈學院,要麽被自己的情緒所感動,積極上進。詩人就是這種情況,面對這條永無止境的河流,他感慨萬千。“水長”似乎在說詩人的痛苦永遠不會斷絕,就像東方的長流水。孔子指著河水說:“逝者如斯夫。”時間如流水般壹去不復返,詩人心中的亡國思想並不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壹去不復返,而是像河流壹樣無窮無盡。長河漫漫,心潮起伏。詩人也可能會想到世態炎涼,人生榮辱變遷,但最難忘的還是故國之思,以及對國家大事變化的痛苦懷念。故國的往事是否已如水逝去?時間之水真的能洗去我心中的悲傷嗎?詩人以“大江東去”的壯闊景象,烘托出內心難以承受的孤獨與無奈,傳達出他悲涼、憂郁、悲涼的心情。
“斜陽外西寒鴉”,用秦觀的話說:“斜陽外西寒鴉數,流水繞孤寨。”因為是妳眼中所見,真實就是真實,自然天衣無縫。畫面很簡單,夕陽西沈,暮色蒼茫,西部寒鴉歸家。但是孤獨、寒冷和悲傷的感覺卻深深地紮根在人們的心中。這幅感人的畫面,被前面兩句提到的那雙憂郁的眼睛看到,也折射出詩人心中的痛,正所謂“壹切風景都是愛情。”
此時,我們似乎聽到了壹聲沈重的嘆息。環顧四野,天高雲淡,江水東流,夕陽西下寒鴉,黃昏降臨。故國在哪裏,中國?我在哪裏?“破眼”就是想了又看,看了又看不見。從詩的第壹句開始,詩人就開始尋找,從北到南看東西,只找到心中無奈的嘆息。《四百州》說明,鬧鬼的故國曾經疆域遼闊,物產豐富,國富民強,現在已經找不到了。至此,國勢已衰,連皇帝都成了敵人的階下囚。想想真的很心痛。
這首詩的作者用寫意的手法展示了壹幅動態的畫面,描述了去北方的路上尋找故國卻不見的過程。語言簡潔明了,情緒悲涼悲切。詩人用迷茫的白雲、長河、冷峻的夕陽,烘托出悲涼憂郁的復雜感情,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情和失去祖國家園的悲傷與無奈。看完之後,我們仿佛看到了他緩慢的身影,看到了他憂郁而渴望的眼神,聽到了他失望而無奈的嘆息。他曾經寫過壹首詩“秀才哭千行白”,是這麽說的。他只能低聲說出亡國之聲,寄托自己的“亡國之哀”。李鈺在湖山書劄中對汪元量詩歌的評價:“開元、天寶之事,在草堂有所記載,後人重在詩史。雲水的詩也是宋代的詩史。”這首詩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