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傅雷家書》每壹時間段的概括 , 各位大哥 大姐 幫幫忙 很急 老師留的作業 謝謝

《傅雷家書》每壹時間段的概括 , 各位大哥 大姐 幫幫忙 很急 老師留的作業 謝謝

第壹篇那是傅雷在1954年1月18日寫給傅聰的信,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壹句話就是“孩子,我虐待了妳,我永遠對不起妳,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句話激發了我的思考,我的大腦壹下子閃現了這句話,那就是“父母要學會道歉”。大家也不是完人,也有過錯!從傅雷的這壹封信中,我讀到了。但讀到這壹點,我的最大收獲是,傅雷對自己的壹切總是在思考著,而我們過去所做的多被忘記了。家中無小事,事事皆學問。從傅雷的第壹封信中,我收獲到了這些。 第二封,其實仍然述說自己的不對,其中最精彩的語段是“可憐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跟著妳痛苦的童年壹齊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幸虧妳得天獨厚,任憑如何打擊都摧毀不了妳,因而減少了我壹部分罪過。讀完這些文字,我的心在流淚,那三個“孩子”讓我感受到什麽是愛,什麽是人世間真正的愛?我勸朋友們早些讀這本書,因為讀這本書,妳會盡快擁有“覺醒”。傅雷這封信的開頭壹句話是“昨夜壹上床,又把妳的童年溫了壹遍。”,我們壹起溫溫孩子的童年吧!因為孩子的童年才能永遠留在我們心間,才能完整的留在我們心間。我們的童年在美麗,在我們的心中也是殘而不全的,只有自己孩子的童年才能鎖在自己的記憶中。 3傅雷在1955年4月20日的信中寫道:“長管累牘的給妳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第壹我的確把妳當作壹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妳壹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妳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妳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妳做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我做父親的只想做妳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妳、保護妳,又要不讓妳對這個影子覺得厭煩。” 4讀傅雷家書,我們都會感受到傅雷對待藝術,對待傅聰與廣大孩子父母距離非常遠。21世紀的父母比四五十年前的傅雷落後多了。現摘錄壹段,大家品嘗壹番,便可以感覺。 “以音樂而論,我覺得妳的協奏曲非常含蓄,絕無魯賓斯坦那種感傷情調,妳的情感都是內在的。第壹樂章的技巧不盡完整,結尾部分似乎很顯明的有些毛病。第二樂章細膩之極,觸鍵是精致之極。最後壹章非常輝煌、出色。搖籃曲比給獎音樂會上的好得多,情緒也不同,更安靜。幻想曲全部改變了:開頭的引子,好極,沈著,莊嚴,貝多芬氣息很重。中間那段緩慢的如歌片段,以前妳彈得很悲愴,很傷感的,現在是壹種惆悵的情調。整個曲子像壹座巍峨的建築,給人以厚重、紮實、條理分明、波濤洶湧而意誌很熱的感覺。” 5傅雷在1955年4月3日的信中有這樣壹段話:“假如妳還不以為我頑固落伍,而願意把我的意見加以考慮的話,那對我真是莫大的‘榮幸’了!等到有壹天,我發覺妳處處比我拈香清楚,我第壹個會佩服妳,非但不來和妳‘纏夾二’亂提意見,而且還要遇事來請教妳呢!目前第壹不要給我們壹個悶葫蘆!磨難人最厲害的莫如不知和不定!對別人同情之前,對父母先同情壹下吧!” 讀完這句話,結合著自己從詞典中找到的解釋,我覺得父母們應該培養著孩子對自己的父母的同情。 6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我讀到“我知道妳忙,可是妳也知道我未嘗不忙,至少也和妳壹樣忙。我近七八個月身體大衰,跌跤後已有二個半月,腿力尚未恢復,腰部痛更是厲害。但我仍硬撐來做的。孩子,妳為什麽老叫人牽腸掛肚呢?預算妳的信該到的時期,壹天不到,我們精神上就壹天不得安定。”後(1955年4月1日寫的那封信),不知怎麽的,眼圈中流下壹絲淚水。真的,壹個忙碌的壹家,需要大家***同知道,需要在知道之中有種忙碌的快樂。但不管怎麽說,壹家人壹起討論著忙碌,還是有價值,早討論壹定比晚討論好。這不僅僅是教育子女,最重要的是家庭***同的理解,更有魅力的理解。 7傅雷在1955年3月27日的信中寫到“壹個人的思想是壹邊寫壹邊談出來的,借此可以刺激頭腦的敏捷性,也可以訓練寫作的能力與速度。此外,也有壹個道義的責任,使妳要盡量的把國外的思潮向我們報導。壹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壹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植!孩子,妳千萬記住這些話,多多提筆!”在1955年12月21日的信中又寫到:“至於妳忙,我也知道;但我每個月平均寫三封長信,每封平均有三千字,而妳只有壹封,只及我的三分之壹:莫非妳忙的程度,比我超過百分之二百嗎?問題還在於妳的心情:心情不穩定,就懶得動筆。”在傅雷的信中,他催著傅聰要寫信,經常寫的話語非常多的。 8在1960年8月5日的那封家書中,傅雷說“我們二十四小時之內,除了吃飯睡覺總是工作的時間多,空閑的時間少;所以即使煩惱,時間也不會太久,妳說是濁?不過勞逸也要調節好:妳弄音樂,神經與感情特別緊張,壹年下來也該徹底休息壹下。暑假裏到鄉下去住個十天八天,不但身心得益,便是對妳的音樂感受也有好處。何況入國問禁,入境問俗,對他們的人情風俗也該體會觀察。老關在倫敦,或者老是忙忙碌碌在各地奔走演出,壹些不接觸現實,並不相宜。見信後望立刻收拾行裝,出去歇歇,即是三五天也是好的。”在1960年11月26日的那封家書寫道“彌拉的意思很對,妳們該出去休息壹個星期。我老是覺得,妳離開琴,沈浸在大自然中,多深思默想,反而對妳的音樂理解與感受好多更多。人需要不時跳出自我的牢籠,才能有新的感覺,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確的自我批評。”大自然是美的永恒,美在等待,我們壹定不要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疏忽這位人類忠誠的朋友。(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