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陳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
有家富戶丟失了壹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欺騙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
於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後閣供奉著。 接著,他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小偷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小偷的壹摸就會發出聲音。”
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態度非常嚴肅,祭祀完畢後用布幕把鐘圍起來。然後暗中派人用墨汁塗鐘。
很長時間之後,帶著那些囚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布幕裏去摸鐘。他們把手從布裏伸出時,陳述古就檢驗他們的手,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壹個人的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露出來了——他是擔心摸了鐘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
經過審訊,這個人就承認了。 出處: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十三》。
原文:陳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縣。富民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盜者。
述古紿曰:“某寺有壹鐘,至靈,能辨盜。”使人迎置後閣祠之。
引囚立鐘前,諭曰:“不為盜者摸之無聲,為盜者則有聲。” 述古自率同職禱鐘甚肅,祭訖以帷圍之。
乃陰使人以墨塗鐘。良久,引囚逐壹以手入帷摸之。
出而驗其手,皆有墨,壹囚獨無墨,乃見真盜——恐鐘有聲,不敢摸者。訊之即服。
擴展資料:
書名《夢溪筆談》,則是沈括晚年歸退後,在潤州(今鎮江)蔔居處“夢溪園”的園名。該書包括祖本在內的宋刻本早已散佚。
現所能見到的最古版本是1305年(元大德九年)東山書院刻本,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元大德刻本是為善本,其流傳清晰,版本有序,歷經各朝代,數易藏主,至1965年,在周恩來主持下,於香港購回。
《夢溪筆談》壹***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
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
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百度百科—夢溪筆談。
2. 《陳述古辨盜》的全文翻譯陳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
有家富戶丟失了壹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欺騙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
於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後閣供奉著。接著,他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小偷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小偷的壹摸就會發出聲音。”
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態度非常嚴肅,祭祀完畢後用布幕把鐘圍起來。然後暗中派人用墨汁塗鐘。
很長時間之後,帶著那些囚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布幕裏去摸鐘。他們把手從布裏伸出時,陳述古就檢驗他們的手,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壹個人的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露出來了——他是擔心摸了鐘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
經過審訊,這個人就承認了。
3. 陳述古辨盜譯文陳述古密直,嘗知建州浦城縣。富民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②盜者。述古紿③曰:“某寺有壹鐘,至靈,能辨盜。”使人迎置後閣④祠之。引囚立鐘前,諭曰:“不為盜者摸之無聲,為盜者則有聲。”述古自率同職⑤禱鐘甚肅,祭施以帷⑥圍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鐘良久,引囚逐壹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驗其手,皆有墨,壹囚獨無墨,乃見真盜——恐鐘有聲,不敢摸者。訊之即服。
字詞註釋
①選自《夢溪筆談》。②莫知的為:不知道哪個是真的。③紿(d4i):哄騙。④後閣:我國古代壹組建築中位於最後的樓房,常作遊息、遠眺、供神佛或藏書藏物等用。⑤同職:同事。舊社會指同在壹部門作官的人。⑥帷(w6i):圍幕。
詩文翻譯
陳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縣當過縣令。當時,有家富戶被盜,丟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強盜。陳述古就哄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非常靈驗,它能把真正的強盜辨認出來。”於是,就打發人去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來。接著,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強盜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強盜的壹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態度很是嚴肅,祭祀完了,用圍幕把鐘圍起來。然後暗暗派人用墨汁塗鐘,塗了好久,才叫那些囚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圍幕裏去摸鐘。摸了壹會兒,叫他們把手拿出來檢驗,只見手上都有墨跡,獨有壹個囚犯手上沒有,這就是真正的強盜,因為他怕鐘發出聲音,所以不敢去摸。經過審訊,這個強盜立即承認了犯罪事實。
作者簡介
《權書》,作者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嘉佑年間,得歐陽修推譽,以文章著名於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他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俱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佑集》。
參考資料:
這是譯文:
陳述古字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當時有家富戶丟失了壹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哄騙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於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後閣供奉著。接著,他把嫌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小偷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小偷的壹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態度非常嚴肅,祭祀完畢後用布幕把鐘圍起來。然後暗中派人用墨汁塗鐘。很長時間之後,帶著那些嫌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布幕裏去摸鐘。他們把手從布裏伸出時,陳述古就檢驗他們的手,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壹個人的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露出來了——他是擔心摸了鐘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經過審訊,這個人就承認了。
5. 文言文陳述古辨盜有什麽啟示1.魯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憑④長處3.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
2.農夫毆宦 1.(1)給 (2)眼淚 (3)通“值”價值 (4)就3.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迫害。3.教學相長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進,促進 3.教 學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4. 樊重樹木 1.(1)但是 (2)從前 (3)都 3.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造作準備,有長遠打算。 啟示:學習也是如此。
5. 顏回好學 1.(1)早 (2)極度悲哀 (3)更加 3.顏回年輕輕就了,現在沒有像他那樣好學的人了。6. 王充博覽 1.(1)贊揚 (2)以……為師 (3)就 (4)就 3.指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等。
7. 不記人過 1.(1)過失、過錯 (2)假裝 (3)責問 (4)制止 2.略 3.呂蒙正為人正直,襟懷坦白,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尋機報復。有胸懷,更有智慧。
8.欲食半餅喻 1.(1)原因、緣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諷刺了那種不究因果而鉆牛角尖、徒生苦惱的糊塗蟲(愚蠢的人)。9. 反裘負芻 1.(1)背 (2)為什麽 (3)妳 2.略 3.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0. 管莊子刺虎 1.(1)制止 (2)代詞,指老虎 (3)舉動 (4)卻 2.略3.做事應善於分析矛盾,把握時機,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齊人有好獵者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應該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暫時後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做任何事情不能壹味蠻幹,當失敗時,應該註重考慮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將(2)黃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觀音菩薩”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聽,不阻止她呢,又恐怕會讓讀書人見笑。13. 邴原泣學 1.(1)能夠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錢,學費 3.發現邴原無學而泣,躬身垂問。
得知邴原身世後,甘願舍棄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學費。這位老師“關心貧幼”、“幫助有誌者成才”的品質值得每壹個人敬佩。
4.貧不喪誌,立誌求學,並在學習中刻苦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14. 晉人好利 1.(1)離開 (2)求取 (3)給 (4)比……嚴重 3.雖然強搶不是什麽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
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範,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裏卻貪得無厭,為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為他們多了壹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偽!15.範仲淹罷官 1.(1)急忙,趕快 (2)具備,齊備 (3)失意的樣子 (4)結束,完畢 3.亟令詢之、憮然,即徹宴席,厚赒給之。
4.表現了範仲淹體恤民生艱難、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風範與人格魅力。16.壹知半解 1.(1)卻 (2)聖賢 (3)因此 (4)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無義 3.讀書而不善於運用,變得非常迂腐,甚至連基本的人世常識和人情倫理都忘卻了。
17.非所言勿言 1.(1)禍害,災難 (2)糊塗、愚昧的樣子(3)謀劃(4)防備,戒備 2.聰明的人,還沒有壹點聲響時就預計到了;會思考的人還沒有成功時就做好防備。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詭;非所爭勿爭,以避其聲。
18.武王問治國之道 1.(1)方法 (2)罷了 (3)怎麽樣 (4)利益,好處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19.君子之言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慮 (4)災難,禍害 3.前者寡而實,後者多而虛。
4.寡——多、實——虛、有——無20.劉備納賢 1.(1)後代 (2)回頭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為 (5)拜見 (6)以……為奇 3.要有壹番作為,就要善於海納百川。(生於憂患,於安樂。)
21.絕妙好辭 1.經過 (2)同“否” (3)走 (4)女兒的兒子 (5)記錄 2.略 3.才高八鬥,絕頂聰明22.牧童捉小狼 1.距離 (2)特意 (3)快速跑 (4)樣子 2.略 3.要善於用智慧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23.林逋論學問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討、分辨 (4)“之於” (5)實在的事情 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24.壹軸鼠畫 1.(1)隨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25.勉諭兒輩 1.(1)用來做成 (2)不要 3.節儉是長期養成的良好習慣。
26.劉慶問飲 1.(1)到 (2)先前 (3)只是 (4)無辜服罪 3.自己拿著房間鑰匙,房間緊閉如常而金錢卻丟失了。 4.柳慶商人:“妳的鑰匙常放在什麽地方?”商人回答說:“經常自己帶著。”
柳慶又問:“妳可曾和別人壹同住宿過嗎?”商回答說:“沒有。”柳慶接著又問道:“與別人壹同喝過酒嗎?”商人回答說:“先前曾和壹個僧人暢飲過兩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著了。”
柳慶據此判斷房間主人只是因為刑訊痛苦才被迫認罪的,並不是真正的盜竊犯,那個僧人才是真正的盜竊犯。 27.勾踐困於會稽 1.(1)已經 (2)同“返”,回 (3)擡頭看 (4)穿 3.臥薪嘗膽 忍辱負重,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28.孔子過而不式 1.(1)討伐;攻打 (2)就 (3)拿著韁繩 (4)扶著車前橫木敬禮 3.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爭而不,非勇也。29.汗不敢出 1.(1)皇帝下詔書接見 (2)恐懼 4.鐘毓是個誠實的人。
30.吳郡陳遺 1.(1)極,非常 (2)常常 (3)口袋 (4。
6. 陳述古辨盜譯文陳述古辨盜
陳述古密直,知(1)建州浦城縣。富民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2)盜者。述古紿(3)曰:“某寺有壹鐘,至(4)靈,能辨盜(5)。”使人迎置後閣(6)祠(7)之。引囚立鐘前,諭(8)曰:“不為盜者摸之無聲,為盜者則有聲。”述古自率同職(9)禱(10)鐘甚肅(11),祭訖(12)以帷(13)圍之。乃陰(14)使人以墨塗鐘。良久,引囚逐壹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驗其手,皆有墨,壹囚獨無墨,乃見真盜——恐鐘有聲,不敢摸者。訊之即服(15)。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字詞註釋 (1)主管 (2)不知道哪個是真的(3)哄騙(4)非常 (5)小偷 (6)我國古代壹組建築中位於最後的樓房,常作遊息、遠眺、供神佛或藏書藏物等用(7)供奉 (8)告訴 (9)同事。舊社會指同在壹部門作官的人(10)祈禱 (11)恭敬 (12)完畢 (13)圍幕 (14)暗地 (15)服從 原文 陳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縣。富民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①盜者。述古紿②曰:“某寺有壹鐘,至靈,能辨盜。”使人迎置後閣祠之③。引囚立鐘前,諭曰:“不為盜者摸之無聲,為盜者則有聲。”述古自率同職④禱鐘甚肅,祭訖以帷⑤圍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鐘。良久,引囚逐壹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驗其手,皆有墨,唯壹囚獨無墨,訊之即服。蓋恐鐘有聲,不敢摸者 詩文翻譯 陳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縣當過縣令。當時,有家富戶被盜,丟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欺哄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非常靈驗,它能把真正的強盜辨認出來。”於是,陳述古就讓人去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來放到後閣供奉著。接著,他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不是小偷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如果是小偷,那麽壹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態度很是嚴肅,祭祀完了,用圍幕把鐘圍起來。然後暗地裏派人用墨汁塗鐘。很長時間之後,才叫那些囚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圍幕裏去摸鐘。他們把手從布裏伸出時,陳述古叫他們把手拿出來檢驗,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壹個囚犯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現出來了——是擔心摸了鐘它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經過審訊,這個小偷立即承認了犯罪事實。
望采納 謝謝了
7. 《陳述古辨盜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古詩原文及翻譯作者: 《陳述古辨盜》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陳述古辨盜 原文 陳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縣。
富民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①盜者。述古紿②曰:“某寺有壹鐘,至靈,能辨盜。”
使人迎置後閣祠之③。引囚立鐘前,諭曰:“不為盜者摸之無聲,為盜者則有聲。”
述古自率同職④禱鐘甚肅,祭訖以帷⑤圍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鐘。
良久,引囚逐壹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驗其手,皆有墨,壹囚獨無墨,乃見真盜——恐鐘有聲,不敢摸者。
訊之即服。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三》) 註釋 ①的:確實,真正。
②紿(dài):欺騙。③後閣:我國古代壹組建築中位於最後的樓房,常作遊息、遠眺、供神佛或藏書藏物等用。
祠:供奉。④同職:同事。
舊社會指同在壹部門作官的人。⑤帷(wéi):布幕。
譯文 陳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有家富戶丟失了壹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
陳述古就欺騙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於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後閣供奉著。
接著,他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當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小偷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小偷的壹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態度非常嚴肅,祭祀完畢後用布幕把鐘圍起來。
然後暗中派人用墨汁塗鐘。很長時間之後,帶著那些囚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布幕裏去摸鐘。
他們把手從布裏伸出時,陳述古就檢驗他們的手,只見他們的手上都有墨跡,獨有壹個人的手上沒有,於是真正的小偷顯露出來了——他是擔心摸了鐘會發出聲音,所以不敢摸的人。 經過審訊,這個人就承認了。
閱讀訓練 1。解釋: (1)知 (2)至 (3)盜 (4)陰 2。
翻譯: (1)使人迎置後閣祠之。 (2)乃陰使人以墨塗鐘。
3。陳述古智辯盜者,是因為他抓住了盜者________的心理。
參考答案 1。(1)主管 (2)極其 (3)暗中,暗地裏 (4)小偷 3。
做賊心虛 以上就是查字典詩詞網我整理的《陳述古辨盜》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支持查字典詩詞網,如果有什麽好的建議,歡迎隨時和我交流探討qq:2757920787,也可以加入查字典詩詞群486142169,和同學們壹起***同參考討論。
8. 求古文《“神鐘”辨盜》譯文陳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縣當過縣令。
有家富人丟失了東西,捉住了幾個人,不知道誰是真正偷盜的人。陳述古就哄騙他們說:“某寺裏有壹口鐘,非常靈驗,能辨別真正偷盜的人。”
就打發人去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祭祀供奉,把囚犯們引來站在鐘的前面,告訴他們說:“沒有做盜賊的摸這鐘就沒有聲音,做了盜賊的壹摸就會發出聲音。”陳述古親自率領同事們向鐘禱告,非常嚴肅,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鐘圍起來。
然後暗暗派人用墨汁塗鐘。很久,讓那些囚犯壹個個地把手伸進那帷幕裏去摸鐘。
出來檢驗他們的手,都有墨跡,獨有壹個囚犯沒有墨跡,這就是真正的盜賊——因為他怕鐘發出聲音,所以不敢去摸。經過審訊,這個強盜立即認罪。
9. 神鐘辨盜的古文原文陳述古①密直②知③建州浦城④縣時,有人失物,捕得數人,莫知的為盜者⑤。述古乃紿⑥之曰: “某廟有壹鐘能辨盜至靈⑦。”使人迎置後閣⑧祠之⑨,引群囚立鐘前,自陳:“不 為盜者,摸之則無聲;為盜者,摸之則有聲。”述古自率同職⑩禱鐘甚肅。祭訖,以帷圍 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鐘。良久,引囚逐壹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驗其手,皆有墨,唯有壹囚無墨,訊之,遂承為盜。蓋恐鐘有聲,不敢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