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拼音由來如下: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註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壹個漢字註音,第壹個字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為反切下字,表示韻母和讀音。這是壹種傳統的註音方式,也是中國古代對漢字字音結構的分析。
在1913年2月,中國近代語文改革史上壹次非常重要的會議——讀音統壹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上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確定了“標準國音”,擬訂了壹套註音字母,五年後,即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
在1920年,全國各地推廣註音字母,小學的文言文課壹律改為白話文課,小學教科書都在漢字的生字上用註音字母註音。註音字母在我國使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這對於統壹漢字讀音、推廣國語、普及拼音知識起了很大的作用。後來“註音字母”改稱為“註音符號”,以強調這不是壹種與漢字並行的文字。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於1955年在北京舉行。經過三年的摸索,最終漢語拼音方案決定使用拉丁字母,為漢語拼音字的發明和未來吸收發達國家的科技文化奠定了基礎。1958年,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漢語拼音方案》,從經濟學家轉變為漢語文字學家的周有光功不可沒。
書籍《漢語拼音方案》是拼寫規範化、普通化的壹套拼音字母和拼寫方式,是中華人民***和國的法定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
受制於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落後,《漢語拼音方案》當時沒有發展為文字,現代語言學研究者依托計算機檢索使用率、排列優先級、歸納發音和字義,已經研究發明出無歧義、無重字、結構清晰、與現代漢字壹壹對應的漢語拼音字。現《新華字典》附錄可見原漢語註音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