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齡段小孩如何教育生長?
(壹) 學前組(包括未來的父母在內) 1.家庭內的相互關系和兒童的道德教育。2.兒童愛父母的情感及其對未來的責任感。3.婚前的道德準備。4.酒精中毒和兒童。5.對兒童的愛和對兒童的教育。什麽是真正的愛?6.母親教育。7.從 個星期到3歲的教育。這個年齡期內,智力訓練的極其重要的意義。8。從出生到3歲和從3歲到7歲的情感教育。9.兒童由3歲到7歲的身心發展。10.學校進行正確的智育的最重要的條件。11.兒童的語言發展和智力。12.怎樣預防兒童的神經疾患。13.3歲到7歲兒童的勞動教育。14.怎樣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尊敬別人的情感。15.學齡前兒童的需要和興趣的教育。16.學齡前兒童教育中的自然界。17.學齡前兒童的作息制度。18.學齡前兒童的健康和智慧。19.遊戲在學齡前兒童精神生活中的作用。20.學齡前兒童是怎樣認識人的,道德環境的作用。21.美在3歲至7歲兒童教育中的意義。22.故事在學齡前兒童教育中的作用。23.創造性活動在學齡前兒童教育中的作用。24.學齡前兒童跟年長兒童的關系。25.願望文明的教育。26.母親是學齡前兒童的第壹個主要的教育者和教師。27.父與子,母與女。28.學齡前兒童對入學的心理準備。29.學齡前兒童道德文明的基本標準。30.如何防止兒童任性、好發脾氣和愛生氣。31.男孩子勇敢精神的教育。 (二) 壹、二年級組 1.7歲到9歲兒童的身心發展。2.家庭的精神生活與兒童在這壹年齡期的發展。3.本族語及其在學前期和入學後最初幾年的作用。4.家庭內的相互關系和7歲到9歲兒童的道德教育。5.7歲到9歲兒童的行為和公民義務感的教育。“我想”、“可以”、“不許”、“應當”的教育。6.家長的公民義務感對兒童教育的影響。7.如何培養7歲到9歲兒童對醜惡事物的不妥協精神。8.7歲到9歲兒童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的自然界。9.美在7歲到9歲兒童的個性全面發展中的意義。10.家庭裏的書籍和7歲到9歲兒童的精神發展。家庭圖書室。11.如何使7歲到9歲兒童領會倫理標準和家長的榜樣。12.學校裏和家庭裏的愛國主義教育。13.學校裏和家庭裏的勞動教育。14.學齡初期兒童的精神需要和興趣的培養。15.7歲到9歲兒童的義務感和紀律性的培養。16.父母親的相互關系對7歲到9歲兒童教育的意義。17.對兒童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尊重。18.學校裏和家庭裏的無神論教育。19.忠誠老實的教育。20.關心人和尊敬人的教育。21.自我教育的初步訓練。22.酒精中毒癥與兒童。23.關於神經類型和氣質的概念。24.7歲到9歲兒童的作息制度。25.電影、電視與兒童的教育。26.人道精神的教育。27.求知欲的培養。28.烏裏揚諾夫壹家對兒童的家庭教育。29.怎樣預防兒童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自私心理。 (三) 三、四年級組 1.酒精中毒癥、結婚、兒童、家庭。2.9歲到11歲兒童的身心發展。3.學校教學和家庭的智力生活。4.書籍對9歲到11歲兒童智力發展的作用。家庭圖書室。5。列寧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6.公民的培養。7.家庭的道德氣氛和9歲到1l 歲兒童的教育。8.9歲到11歲兒童的情感教育。9.學齡初期兒童的意誌教育。10.9歲到11歲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和言語的發展。11.9歲到11歲的男孩子和女孩子。12.怎樣給小孩子講人是怎樣生出來的。13.自然界和勞動在對9歲到11歲兒童的教育中的作用。14。9歲到11歲的男孩子的勇敢精神的培養。15.自尊感的培養。16.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17.人道主義精神的培養。18.在對9歲到11歲兒童的教育中父親的作用和母親的作用。19.教育機智。20.獎勵和懲罰。“我想”、“可以”、“不許”、“應該”的教育。21.9歲到11歲年齡期的需要和自我紀律。22.怎樣教育兒童熱愛和尊敬父母。23.怎樣預防兒童的意誌薄弱、任性、愛生氣、愛發脾氣、愛哭、過於敏感的自尊心、個人主義、自私心理。24.什麽是“成長加速化”?25.合理的兒童飲食制度。26.學校裏和家庭裏的審美氣氛。27.克服宗教和迷信對兒童意識的影響。28.怎樣理解兒童的幸福。 (四) 五至七年級組 1.少年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的發展。2.性教育。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統壹。3.少年的行為和道德意識。4.少年的勞動教育,他們的勞動的道德意義。5.少年教育中的善良、愛撫、鼓勵、嚴格要求、堅定性、對願望的限制。6.少年的人道精神的培養。7.少年對醜惡事物在道德上的不屈不撓、不能容忍、不肯妥協精神的培養。8.家長的威信。威信從哪裏來,它的鞏固性。善於使用家長的權力。9.少年的智育和家庭的任務。10.少年的意識的形成和自我教育。11.怎樣培養少年的興趣。12.母親、父親、孩子的義務、責任和公民教育。13.少年的“願望文明”。對願望的限制和紀律是正確教育的重要條件。教育少年善於控制自己的願望。14.培養個人的愛好和才能。15.少年應當閱讀哪些書刊。家庭圖書室和少年的教育。不允許對精神財富的單純享受態度。精神需要的問題。16.少年的意誌訓練。17.男孩子的勇敢精神的培養。18.女孩子(未來的母親)的教育。19.少年期的忠誠老實教育。20.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隨時準備好保衛祖國的教育。21.作為壹個集體的家庭和少年的教育。22.少年的美育。23.少年的職業定向。24.怎樣才能使知識成為少年的需要。25.預防少年期的神經疾患。26.預防意誌薄弱和懦弱無能、沒有性格和無原則性、個人主義和自私心理。27.少年之間的沖突的調解。 (五) 八至十年級組 1.15歲到17歲男女青年的解剖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2.身體的、道德的、社會的和性的成熟的統壹。3.要善於尊重青年的獨立性。4.青年時期的世界觀和信念的形成。5.道德堅定性、對醜惡事物的不肯妥協、不屈不撓和不能容忍的精神的培養。6.書籍在青年的精神生活的作用。男女青年的個人圖書室。7.男女青年的道德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性教育的統壹。8.男女青年公民義務感的教育。9.男女青年的勞動教育。10.青年早期的自我教育。11.青年的精神需要及其發展。12.青年的智育和興趣。13.個人愛好、才能和誌向的培養。14.青年的知識、信念和行為。15。怎樣跟男女青年講戀愛、婚姻、家庭的問題。16.青年早期的勞動和學習制度。17.職業定向和專業選擇。18.青年的法制認識。19.年長者的榜樣在青年教育中的作用。20.男女青年的社會公益活動和公民義務活動。21.對青年教育中的教育機智。22.預防青年期的神經疾患和心臟疾病。23.勇敢精神、堅定性和不屈不撓精神的培養。24.青年服兵役的準備。25.對男女青年的閱讀指導。26.教育男女青年珍視我們社會的道德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