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是如何產生的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是如何產生的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工業開始興起。

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原因

(1)洋務運動發展民族工業是因為國家落後、挨打,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也是壹直在救亡和圖存的民族主題下進行的。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全球擴張,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甲午戰火剛剛熄滅,列強便紛紛爭做中國的債主,搶奪修築鐵路、開采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輸出仍然在繼續擴大,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壹步遭到破壞,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甲午戰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無遺,為擴大財源,支付巨額賠款,解決財政危機,迫使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於是中國出現了壹個興辦工業的熱潮。

從歷史上看,洋務運動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壹個階段,其中又有兩個過程:先是官辦,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緊接著喚醒了民眾,很多的民族企業應運而生,代表人物有侯德榜、詹天佑等。從洋務運動到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夕,構成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第壹階段;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進入了壹個黃金時期,民族工業的魂魄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