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斜讀音是miē xie。
壹、乜斜的解釋
乜斜,意思是指沒有精神,昏昏欲睡的樣子。出自元·湯式《湘妃遊月宮·春閨情》曲:“愁和病最苦禁持,靠銀牀倦眼乜斜。”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金釧兒坐在旁邊搥腿,乜斜著眼亂晃。”《白雪遺音·八角鼓·才郎夜讀書》:“﹝佳人﹞乜斜杏眼,嗔矁著夫。”
楊沫《青春之歌》第壹部第二七章:“胡夢安乜斜著眼睛,拿起了道靜的手。”元·湯式《湘妃引·聞贈》曲:“手湯著郎君趔趄,眼梢著子弟乜斜。”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二四章:“趙雄厲聲叫著,乜斜著鄙視的眼睛。”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四折:“腳趔趄,眼乜斜,恰便似酒酣時節。”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忒懵懂玉山低趄,著鬼祟醉眼乜斜。”明·秦時雍《醉花陰·秋懷》套曲:“喬掛念歹周折,淚眼乜斜,怕對殘燈夜。”
二、拼音的用途
1、用於給漢字註音:從1958年秋季開始,全國小學的語文課本采用漢語拼音給漢字註音,接著,中學教科書、字典、詞典以及通俗讀物、掃盲課本也采用漢語拼音註音。
2、用於教學普通話:《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後,陸續出版了利用漢語拼音編寫的普通話教材、讀物、字表、字典、詞典,促進了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
3、用於字典、詞典的註音、排序,書刊的索引。75卷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采用漢語拼音排序,正文的每壹個條目都註上了漢語拼音。
4、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創制和改革文字的***同基礎。我國已經有壯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納西族、土族等少數民族采用漢語拼音字母相壹致的字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