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國田字格正確寫法

國田字格正確寫法

國字田字格占格正確書寫順序依次為:豎、橫折、橫、橫、豎、橫、點、橫。?

國(拼音:guó)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國”來自“或”,始見於商代,古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與表示疆界的“囗(wéi)”組成,會武器保衛邑外四方之義。

本義指疆域,地域。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域”。引申指地區,區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諸侯國。戰國以後主要指國家。“國”在早期也指國都、都邑。

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後,具有濃郁帝王思想的他也在“國”字上用了壹番心思。在他看來,他所建立的“國家”的“國”字中,不應與壹個表示大概或可能等“疑惑”之意的“或”字諧音,要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就得將“國”字改壹下。

於是在1853年,詔令將“國”字中的“或”字改為“王”字,即左圖F的字形,這樣才與他自稱的“天王”二字相符,同時也與他壹心要代替上帝主宰壹切的思想相吻合。洪秀全將“國”字改為“囯”後,使之成為自己國家政權的專用字,立即頒詔天下,遵照執行。

康熙字典

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並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為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二十國以為卒,二百壹十國以為州。《孟子》:大國,地方百裏,次國,地方七十裏,小國,地方五十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