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最為人們所熟知.堪稱忍與和的典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便深諳韜晦養光之道.他
心懷喪國之痛,卻不露半點聲色;寄人籬下之時,卻謀劃著東山再起之舉.壹面忍辱負重,壹面慘
淡經營,歷經磨難,終於奪回江山,並且壹鼓作氣,滅亡吳國.勾踐以忍求變,終於成就大事.<將相
和>說的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故事.廉頗與藺相如為趙國的文臣武將,壹向不和.即便是上下朝碰到
壹起也從來不說話,後來藺相如姿態略高壹籌,以國家利益為重,處處忍讓,維護團結.其所作所為
令廉頗大為感動,竟然親自登門負荊請罪,於是二人壹釋前嫌,同舟***濟,為國出力.這個故事成了
千古美談.
其實,隱忍之道便是屈伸之道.姜太公被周文王起用之前,曾釣魚渭水之濱.據說,有人向他請
教處世之道.姜太公說: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
也.換句話說,大丈夫要象蟲和蛇壹樣能屈能伸,研究屈伸之道達到出神如化的地步,就能夠安身立
命,進而達到崇尚道德的目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和大將韓信,均深諳此道.
前者為獲得壹部奇書,被壹白發老翁折騰夠嗆,壹連幾天起大早不說,還得替老頭拾鞋,橋上橋下跑
了好幾趟.好在終於如願以償.韓信未出山之前,麻衣布衫,窮困潦倒,曾受漂母壹飯之恩,也曾受鄉
裏惡棍嘲弄,並且受過胯下之辱.想想看,壹個堂堂正正七尺男子漢,從壹個無賴褲檔底下爬過去,那
是何等難堪?而韓信做到了.他們確實做到了"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
大誌,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忍讓與怯懦並不是同義詞.為了大我,犧牲小我,
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連孔子都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這就要看妳的性格和修養如何啦.在建
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也應該提倡忍與和.特別是在處理家庭鄰裏關系和同事關系上更應如此.
列寧說過:受到刺激忍耐些,遇到到問題冷靜些.古人認為忍者龜,和為貴是有道理的.不信妳去調查,
有多少家庭因日常瑣事,打得不可開交?又有多少青少年,因壹時口角,動了刀子把自己送進監獄.有的
人為此丟了性命,也有的要在鐵窗中渡過壹生.我經常看中央電視臺12套<道德與法制>節目,那裏面播
出了很多案例.有十幾歲的孩子因壹時激憤殺了自己同學,也有多年夫妻因小事反目成仇,輕則離婚,重
則殺人.教訓可謂慘痛.難道他們都不知道"忍壹忍風平浪靜,退壹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嗎?我忽然想起在
南方壹彌勒佛殿看到的壹副對聯,上聯為:大肚能容容盡天下難容之事;下聯為: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可笑
之人.而我們凡人畢竟沒有佛的海量,也沒有宰相肚裏能撐船的雅量,似乎難為了我們.其實,佛祖早就
說過:"靜土並不遠,就在妳心中."又說:"心可以為地獄,亦可以為天堂".意思是說,壹念之差,就可導至
陰陽兩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