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凸版印刷紙:簡稱凸版紙,產品包裝形式有卷筒與平版之分。凸版紙定量為每平方米50克重至80克重。品號分為特號、壹號、二號三種。特號、壹號凸版紙供印刷高級書籍使用,二號凸版紙主要用於印刷壹般書籍、教科書、期刊。
2、新聞紙:又稱白報紙,包裝形式亦有卷筒與平版之分。新聞紙定量為51克左右,主要供印刷報紙、期刊使用。
3、膠版印刷紙:簡稱膠版紙,定量為60—180克,有雙面膠版紙和單面膠版紙之分。其中雙面膠版紙70—120克使用最廣。雙、單面膠版紙品號都有特號、壹號、二號三種。
4、銅版紙:銅版紙系在原紙上塗布壹層塗料液,經超級壓光制成。定量為90—250克,有雙面銅版與單面銅版紙之分。品號有特號、壹號、二號三種。特號銅版紙供印刷150克以上網線的精致產品使用;壹號銅版紙供印刷120—150網線的產品使用;二號銅版紙可印刷120克以下網線的產品。銅版紙不耐折疊,壹旦出現折痕,極難復原。
5、書皮紙:定量為80—120克,主要供書刊作封面使用。書皮紙有多種顏色,以便適應印刷各種不同封面的需要。
6、字典紙:分為壹號、二號兩種,定量為25—50克,主要供印刷字典,手冊使用。字典紙吸濕性強,稍微受潮就會起皺。
7、拷貝紙:拷貝是英文copy的音譯,意思是復寫。拷貝紙主要用於印刷多聯單,適合於復寫、打字。由於拷貝紙呈半透明狀,在書刊印刷中,主要用於裝幀有畫像頁的護頁使用。
8、板紙:定量在250克/平方米以上的紙稱為板紙,或叫紙板。
擴展資料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沈槽底的作用。
到宋代以後多用植物粘液做“紙藥”,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藥”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采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采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
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壹般用紙之上。
百度百科-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