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陜西八大怪都是啥?

陜西八大怪都是啥?

陜西八大怪具體如下:

壹、房子半邊蓋?多見於關中農村,通常房屋呈“M”型,習稱廈子房,兩個半邊房子對稱修建,中間開門。功能:山墻高聳,安全防賊;墻厚屋高,冬暖夏涼。這種房子結構也區別於官房,古時的衙門或廟宇均為人字形弓脊房,窗戶是敞開在外的。這種結構讓農村人感覺不安全,還是房子半邊蓋,兩對檐呈“M”型,四周高墻厚門,夜裏睡覺心裏踏實。

二、手絹頭上戴關中人稱手絹為“帕帕”,昔時關中農村婦女頭上壹年四季都頂著帕帕。功能:妝飾點綴,防塵遮灰。民間歌謠:“瓜女子,納底子,納不過,吃黑饃。”昔時娶媳婦,年輕人有玩鬧“搶帕帕”沾喜之習俗。另外,昔時關中農村人去“吃湯水”時,口袋裏時常是裝著“帕帕”的,謂之“湯水帕帕”。便於擦嘴麽,我看這比現代人用餐巾紙擦嘴更環保。

三、不坐蹴起來昔時關中鄉下的老漢小夥習慣於疙蹴在凳子上,常見有人疙蹴門前的碌碡上,端著大老碗邊吃邊聊,也算是壹種原生態的農村文化現象吧。猜想或許古時的“軍戶”有關,紇蹴著便於隨時起身奔跑,壹有敵情,撂下飯碗就走,故習而廣之。曾有女戰友學陜西話,說:“有板凳妳蹉哈(坐下),莫有板凳妳疙蹴哈。”

四、鍋盔象鍋蓋?民間烙鍋盔有大有小,大者叫鍋盔,小者叫饦饦。關中農村鐵鍋的直徑,大概有六七十公分,烙鍋盔的時候,就可著鍋的大小做面餅,厚約壹指許,放入鍋內,竈火用麥稭燒,剛烙好的鍋盔外焦裏軟,很好吃。饦饦便於攜帶,現今多用於吃羊肉泡。據考證,鍋盔始於先秦,便於士兵行軍打仗攜帶。世傳昔日大秦帝國的兵士,就是吃著鍋盔滅掉六國的,或許“幹糧”壹詞來源於此。

五、辣子壹道菜關中人吃飯,頓頓不離油潑辣子,面條再香,沒有辣子,就不高興。吃辣子習俗或許與關中外來移民有關,據史書記載,明清時期,陜西從四川、湖北等省招募了大批農民,定居關中開荒種田,自然也把喜好吃辣椒的習慣,帶到了關中。另外據當地民間傳說,辣子維生素含量高,吃辣子對眼睛有好處。關中民謠:“八百裏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兒女齊喉秦腔。端壹碗面條喜氣洋洋,沒調辣子嘟嘟囔囊。”?

六、面條象褲帶?關中號稱“八百裏秦川”,自古是小麥產糧區,當地人以吃面食為主。於是面條就有了很多種傳統的吃法,臊子面、油潑面、幹面、湯面、出湯面、碎核面、piang piang面等等。單就說這“biang”字,筆畫繁多,結構復雜,文化味很濃,它是陜西關中地區壹種面食獨特的專用詞。但字典裏查不到,辭海裏也沒有,外地人更不認識。

有關這個字的寫法,千百年來關中民謠雲:“壹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左壹扭,右壹扭,東壹長,西壹長,中間夾個馬大王,月字邊,心字底,右邊鉤刀掛麻糖,坐著車車逛鹹陽。”按順口溜寫下去,在妳的眼前就會出現壹個古樸端莊、活龍活現的“biang”字來。

這曲裏拐彎巧妙幽默的“biang”字組合,既概括了產地特性,食者感受,工藝要領,制作者辛勤操作,又體現了秦人心底寬長,有棱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特點和爽快精神。“褲帶面”只是其中的壹種,亦稱扯面,事先用鹽水和面,醒面壹兩個時辰,然後開始揉面、搟面、扯面。通常寬約二指許,厚約壹分硬幣許,長約六七十公分不等,就象褲帶壹樣。沸水煮熟,老碗盛了,圪蹴著吃。

七、秦腔吼起來據考證,秦腔雛形始於秦漢,形成於唐宋,盛於明清。秦腔旦角聲韻根據劇情需要,或委婉纏綿,或悲哀淒傷。秦腔生角的唱腔壹般激越高昂,特別是秦腔凈角的唱腔,如同怒吼壹般,臉憋得通紅,民間俗稱“努大將”。

秦腔根植於民間,秦人大多數都會或生或旦的唱幾句,或許吼秦腔是秦人宣泄情感的壹種方式吧,近十多年來,陜西臺《秦之聲》更是火得很!叫我說:妳高興了,吼秦腔麽!妳頗煩了,吼秦腔麽!妳難過了,吼秦腔麽!我看過很多劇種,唯有秦腔能把人唱哭!尤其是聽了秦腔哭音曲調,妳不想哭都由不得妳,這就是秦腔的魅力!

八、碗盆分不開以前關中農村,家家戶幾乎都有好幾個“老碗”,這“老碗”大如小盆,很適合飯量大的小夥子使用。過去農村人吃飯,喜歡端上老碗,到人多處圪蹴著邊吃邊諞,老碗盛飯多,既省去添飯的麻煩,又不耽擱諞閑傳。

這種粗瓷老碗,多出自銅川陳爐鎮,昔時富平流曲、曹村、薛鎮壹帶村民,很多人從事販老碗生意。現如今農村人跟城裏人壹樣細法,吃飯用的都是白光白光的小碗了,那種粗瓷大老碗幾乎很難見到了。

百度百科-關中八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