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先秦哲學的現實表現

先秦哲學的現實表現

先秦時代沒有嚴密的邏輯,所以描述現實的比較多,而論斷比較少,且先秦時期對漢字字義的界定遠遠沒有後世細致,這導致了先秦典籍在後世邏輯的規限下,在漢字字義的細化下,偏離了原義。

先秦的余暉讓古代中國繁榮昌盛,後世的錯解也讓近代中國苦難深重。

所以,研究先秦典籍,重在回歸先秦經典的本義。

這其中有兩點比較重要。壹、用先秦的語境、漢字的本義來理解先秦典籍,這是前提。二、堅持言之有物,只有在物的規律上,我們才能得到正確的邏輯,也才能達到服務與當下和後世的目的。

為什麽學習先秦典籍,要回歸文字的本義?我們從“格物”,這個“儒學公案”談起。

“格,甲骨文,表示行軍作戰。有的金文,表示用木械進犯、攻擊。”——《象形字典》。

由於 “格”的本義攻擊性比較強,在此我們把它解釋為“介入”。

“介入”物的作用是,和“物”發生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進而產生變化,人們就可以通過變化,來認知物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

如果我們的感覺系統無法和“物”發生聯系(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聯系),我們就無法感知“物”的存在和形態。如果沒有因為和“物”發生相互影響,而產生的變化,我們就無法理解,它的性質和變化規律。

科學上有很多難題,要麽我們無法感知,要麽我們無法通過和它,發生相互影響,進而感知它的變化。總之壹句話,就是感知不足以支撐認知。

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代壹些大家是怎樣解釋“格物”的。

鄭玄註:“格,來也”。

朱熹解釋為“格,至也……即物而窮其理”。

“來,至也。”——《爾雅》

“至”,含有到達、極的意思(見《象形字典》)。

“即”,含有靠近、接近的意思(見《象形字典》)。

所以“來”“至”“即”都含有何物在壹起的意思。照朱熹的意思“格物”就是和“物”呆在壹起,然後去推究物理。

王陽明正是深信朱熹的解釋,於是在竹子旁邊,“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夠格出竹子之理,但換來的卻是失敗,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所以,王陽明跳過“格物”,就直接去“正心”了,並發展出“心學”。

“格”在漢代已經失去了本義,比如《說文解字》只將它解釋為“木長皃”,即“樹高枝長的樣子”(見《象形字典》)。

朱熹的解釋,失在缺少,和“物”相互影響,進而產生變化上。沒有對物的變化的感知,就去推究物理,顯然是辦不到的。所以也無怪乎王陽明提出質疑。

格物,作為中國古代最科學的認知方法,作為先秦哲學乃至先秦所有學術的基礎,卻從漢代開始就失去了其核心含義。寄身於浩瀚典籍中的先秦哲學,自然是博大精深,可惜在兩千余年的漢字字義的流變中,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失去了現實的指導意義,而解決這壹困境的方法,就是:

從漢字的本義出發,回歸先秦經典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