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本周四)13:00-14:00,億童幼師網校公開課《看圖講述有妙招 讓孩子變身“小話癆”》,金牌講師熊英老師將為您深度剖析看圖講述活動的組織策略,有方法有案例,趕緊定好鬧鐘,記得準時學習哦。
我提前為大家整理了開展看圖講述活動的四大妙招,趕緊來看看吧。
01選擇圖片有方向
教育性
教育性即考慮所選內容主題 健康 ,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對兒童的 情感 、能力、認知等方面具有教育意義,有利於幼兒的 健康 成長。
如大班講述活動“香蕉皮的故事”,宣傳了環保意識,就很有教育意義。
生活性
生活經驗是幼兒講述的基礎,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選擇幼兒熟悉、感興趣的圖片內容,才能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
適宜性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看圖及講述能力水平不同,因此,在圖片選擇時應考慮不同年齡幼兒能力發展情況。
小班:線索單壹、人物少、角色的動作神態表情明顯,背景簡單,建議單幅圖為主。
中班:線索較復雜、前後圖片有壹定的聯系,人物較小班多,可以從圖片中觀察到角色的心理活動。建議數量1—4幅為宜。
大班:圖片情節更復雜,畫面能反映角色心理活動,能提供想象空間。可選多幅圖片,建議壹般數量不超過8幅。
02觀察圖片有技巧
幼兒在觀察圖片時,往往會被那些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畫面所吸引,缺乏壹定的觀察技巧和方式方法。那麽,教師如何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呢?可以從以下幾個要點入手:
如在大班講述活動“我的第壹次”中,教師可以問:
圖中的小朋友和誰壹起?
他們在什麽地方?
在做什麽事情?
他們是什麽心情?
同樣,在大班講述活動“我的第壹次”另壹張圖片中,教師可以問:
女孩給爸爸送生日禮物,爸爸表情是怎樣的?
猜壹猜爸爸此時是什麽心情?會說什麽?
引導幼兒拓展思維,根據壹定線索想象和推理
比如在大班講述活動“我會講故事”中,教師可以問:
畫面中的小朋友買到東西了嗎?
妳是怎麽發現的?
以上活動選自億童《分級閱讀(加強版)》
03自由講述有對策
在幼兒感知理解圖片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自由講述,給幼兒充分表達的機會。自由講述階段,幼兒極易出現壹些狀況,這裏針對以下常見狀況提供解決對策。
狀況1:不想講
對策:幼兒不想講很可能是由於活動開展過程中,形式比較單壹,缺乏對幼兒的吸引力。教師可以通過創新講述形式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如億童語言區大班排圖講述《晚安,大猩猩》活動中,可將講述活動 遊戲 化,請壹名幼兒講,另壹名幼兒根據其講述內容將故事圖卡進行排序,最後由講述者評判次序是否正確。此外,還可將趣味 遊戲 引入其中,如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確定講述的人選,激發幼兒講述興趣。
狀況2:不會講
對策:針對幼兒有話想講,但是不會表達的情況,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如幫助幼兒理清講述思路等。
如在億童《分級閱讀(加強版)》中班講述活動“我喜歡的水果”中,教師可這樣幫助幼兒理清講述思路,問壹問幼兒:喜歡的水果是什麽?它有什麽特點(形狀、顏色、味道等)?為什麽喜歡它?
狀況3:跑題、偏題
對策:幼兒在講述時可能講著講著就跑題或偏題了,這時候教師要適時介入,用比較巧妙的方式及時將幼兒的講述拉回到正題上。但要註意用語巧妙,不要生硬批評,以免打消幼兒講述的積極性。
04拓展講述有方法
經過上壹階段自由講述的鋪墊,教師可以根據本次活動目標要求,為幼兒引入新的講述經驗。
新的講述經驗包含三個方面:
第壹、語言形式的新經驗(講述中運用新的字、詞、句等語言形式)。
第二、語言內容的新經驗(講述中增加新的內容,如角色心理活動、對話等)。
第三、語言運用的新經驗(講述中運用新的思路或依對象調整講述內容等)。
教師可以采用什麽方法引入新經驗呢?
示範法
教師通過示範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握新的講述經驗。
提示法
教師通過提示的方式引入新的講述經驗。運用這類方法時,教師表面順著幼兒的講述內容,實際卻通過提問、插話不斷改變幼兒的講述方式。
討論法
教師可從分析某壹位幼兒的講述內容入手,與幼兒壹起歸納新的講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