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這是壹種天上的癡情,不是人間的富貴花。

這是壹種天上的癡情,不是人間的富貴花。

“人生若只如初見,為何秋風中畫扇悲?”多麽溫柔細膩的心,才能寫出如此溫柔的句子。

我驚嘆不已,壹邊感受著這個詞帶來的震撼,壹邊想象著作者會是怎樣的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不是壹個美女,而是壹個迷人的兒子。

這位公子既有溫婉飄逸的壹面,如“公子天下無雙,異鄉如玉”,“莫問天涯路重,藍邊帽,縱容。”這樣灑脫的壹面。

那這位公子是誰?他就是中國最後壹位詩人:納蘭性德。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人都想熟悉康熙身邊的權臣納蘭明珠,而這位公子就是納蘭明珠的長子。

他出身於權貴之家,文武雙全。他不僅是康熙身邊的壹等侍衛,還因為文采和武功受到康熙的賞識。

也是“家家爭唱水詞,納蘭心思已知幾回。”電影中多愁善感的主角。

有人說《紅樓夢》裏的賈寶玉有這位公子的某些特點,可能不無道理。

因為納蘭公子的命運也和寶玉壹樣,被金玉包裹在錦繡堆裏,他也沒有心情。

我壹生都在現實和理想之間來回顛簸。而且在感情上,是壹副癡情的樣子。

和幾個女人的愛情纏綿悱惻,卻不能生死與共。總是為自己痛苦,導致感情很深,壽命很長。

?(1)

張愛玲說: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千瘡百孔的感情。這句話適合納蘭公子的初戀。

那藍的兒子,在玉樹臨風,和他活潑漂亮的表妹,壹對墻人,從小就是青梅竹馬。

除了童年美好的回憶,還有男女生之間懵懂的感情。

又香又亮,又純又醉人,讓人沈醉,無法自拔。

單純的兩個少年,以為長大後會壹直這麽安靜。

卻不知壹場別離正悄然來臨。清朝壹直有規定,繡工要三年選壹次。

所有13至15歲的女旗手都必須參加競選。所以納蘭兒子的堂哥也不例外。

表哥離開納蘭府入宮的那天,或許納蘭的父母早就察覺到了他們的心思,故意瞞著納蘭。

或者忽略送我表妹去納蘭的重要性。簡而言之,納蘭回家的時候,表哥的房間是空的。

壹年後,堂姐被提拔為小妾的消息傳來,各家都歡呼雀躍,除了納蘭的兒子不高興。

是的,壹段真摯的感情是不可能放下就忘的。

更有甚者,為了家庭的利益毀了這段感情。當時,無論是納蘭的兒子,還是薛梅的表妹,面對這樣的命運,都因為無力反抗,只能接受。

這也讓納蘭性德第壹次感受到了出生在權貴家庭的壓力。

這也讓他徹底明白,當現實和理想碰撞的時候,勝利的永遠是現實。

此時,除了夜深人靜,納蘭在紙上寫道:“這壹夜,紅樓如人間悲涼。”除了這麽悲傷的壹句話,什麽都做不了。

那些年少的輕狂與任性,初戀的美好與甜蜜早已被現實的巨輪碾成塵埃,隨風而散。

那些快樂的日子無憂無慮地過去了,漸漸變成了苦澀的回憶。

最後,我只能把這種字裏行間的傷感心情,作為對這段感情最好的紀念。

?(2)

納蘭性德的詞風婉約,詞美。他代代相傳的作品,就像壹顆顆璀璨的珍珠,永遠不會落在人們的心裏。

而在他今天流傳的300多字中,竟然有51個字是關於追悼會的。

這在歷代詩人中是非常罕見的。他的摯友顧貞觀曾評價他的悼亡詩《藍濕》“壹片蕭瑟之地,讀之不忍。”

可想而知,寫出這樣壹首不忍讀的詩,是壹種令人心碎的心情。

哪個女人能讓這個才華橫溢又迷人的兒子著迷並心碎?事實上,這個女人是他的妻子呂氏。

從表面上看,納蘭的兒子似乎是上天的寵兒。

家世顯赫,仕途順利,自我優秀,名揚天下。

感情上呢?他有愛他的妻子,有仰慕他的小妾,有才貌雙全的戀人,有誌同道合的朋友。

這些表面的完美,構成了納蘭的人生似乎沒有缺陷。

然而,他又有多少次知道自己在想什麽呢?18歲時,納蘭性德在取得鄉試後,輕松通過了考試。

正是因為舉人的考試,納蘭的父母意識到他們的兒子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

由於政治原因,他們為他們的兒子尋找廣東省省長魯的女兒。

面對父母的這種安排,還沒有從失去表妹的痛苦中走出來的納蘭,雖然討厭這樣的婚姻,但也不得不點頭同意。

大喜的日子,納蘭的兒子丟了。他故意多喝了點酒,導致新婚之夜自己壹個人睡著了,留下新娘守著孤燈直到天明。

但第二天醒來,他發現被子上有壹對新娘連夜繡的栩栩如生的鴛鴦。而且他做的被子是塞進去的,因為新娘怕他著涼。

新娘的行為讓納蘭覺得有點好,就懷著愧疚的心出去找新娘了。

當納蘭的兒子來到院子裏時,他看到遠處壹位苗條女士的背影,獨自站在那裏。

那姿態很像山谷中迎風綻放的百合,美麗脫俗,儀態萬方。

這種意想不到的命運,不知道是上天對納蘭公子的恩賜還是懲罰。總之,多情的兒子已經被這個人物深深迷住了。

女子感覺到身後有人,慢慢轉過身來,笑得如水,瞬間融化了納蘭公子的心。

英俊體貼溫柔的呂氏,才華橫溢,深愛著納蘭的兒子,就像春天溫暖的陽光,給納蘭孤獨憂郁的世界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納蘭公子的詞風因呂氏的出現而變得歡快明朗。

沈浸在完美的婚姻中,納蘭的兒子以為只要牽著妳的手,就能和他白頭偕老。

但納蘭萬萬沒想到,三年後盧氏被產後感冒奪去了生命,留下自己壹個人蒙在鼓裏。

幾年後,納蘭在壹首紀念妻子的詩中寫道:“被酒精困得沈沈睡去,失去賭書的清香,這在當時是不尋常的。”

是的,幸福是什麽?

幸福不就是妳和老婆相處,看似普通的點點滴滴嗎?

這壹刻,他們聚集在壹起,在記憶中慢慢發酵,最後深深地刻在心底。時隔多年,納蘭還是忍不住笑了。

然而,這微笑最終會變成苦澀和心痛。

(4)

天啊,也許這很公平。如果他給了妳什麽,他會拿回來。

納蘭性德有著令天下男人羨慕的家世和愛情,但他的悲劇命運卻由此衍生。

他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喝酒寫詩,寫書自由自在。

但是有兩件事很難。即使他有隱居之心,為了家族的榮耀和發展,也無法逃離他恨之入骨的官場。

他有壹段美好的愛情,但因為太美好,失去愛人讓他很受傷。

壹首《藍濕時光》讓人舍不得讀。

“我是世界上壹個悲傷的客人,我知道妳在哭什麽。”也許,人的壹生,無論是生還是死,其實都挺容易的,但最難的是生存的過程。

就像納蘭性德壹樣,這位憂郁的天才詩人,壹生短暫。

在他30年的人生中,他時不時地遭受感冒疾病的折磨,但也忍受著和愛人去哪裏。

我壹生渴望自由,但死了也沒有得到。我們可以評價他的人生是悲傷的。

但我們也可以評價他的人生是幸運的。但對於納蘭來說,無論是幸運還是悲傷,隨著生命的流逝,也許他感到更多的是無奈。

愛情的無奈,無法選擇自己出身的無奈,人生太短的無奈。

就在他面對紅顏知己沈婉的離去時。他們所展現的,不過是在自己居住的院子裏獨自徘徊,“手捧紅豆淚暗流。”

也正是因為這種無奈,盡管有各種不情願,但他自始至終沒有說過壹句關於挽留的話。

是的,他能留住她什麽?畢竟他能給她的是有限的,她想要的是他自己給不了的。

沈婉雖然多情,沈婉雖然溫柔乖巧,卻是呂氏之後最討人喜歡的女人。

但這對惡業鴛鴦,因為社會地位的懸殊,終究沒有得到納蘭父母的認可。

最後,我不得不努力。

用張愛玲的壹句話來總結:傳說中愛上國家的人就是這樣。

傳說無處不在,卻未必有那麽好的結局。

胡琴呀呀拉呀,拉呀拉呀,在萬家燈火的夜晚,無盡的淒涼故事——別問了。

是的,納蘭公子的三次戀愛,都是因為對現實的無奈,不是生就是死。

三期悲,壹期悲,有多少事,不要問。

而他的生命,也因為慧姬會受到傷害,並不長壽。三嘆之後,結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三十日,享年三十歲。

巧的是,這壹天恰好是他最愛的人魯的忌日。

也許,這就是我自己的命運。

(4)

“這是壹種天上的癡情,不是人間的富貴花。”這短短的幾個字,恰好是納蘭性德短暫人生的最真實寫照。

所謂悲劇,意外的結果,並不是悲劇。

真正的悲劇是,明知道這樣走下去,結果肯定是悲劇,但還是要這樣走下去,因為沒有別的選擇。

再看納蘭性德,這不就是這位天才詩人的壹生嗎?

放棄理想,放棄愛情,用虛弱的身體承擔家庭的光榮責任,壹個人走下去。

明了理想和現實,長期糾結的無奈會成為壓垮自己的最後壹根稻草,但因為別無選擇,我只能繼續前行,直到生命的盡頭。

也許,在外人看來,他的人生是壹個少年成功的成功範例,但他並沒有為此而快樂過。

他的相思,他的抑郁,他的孤獨,他的悲傷,都寫在了家家珍藏的“飲水思源”裏,可又有幾個人能看懂呢?

如今,納蘭的身影已漸漸遠去,他短暫的壹生,像劃過天際的流星,向世人呈現出清晰的弧線,絢爛而孤獨。

但他留給世人的“納蘭詞”是他最後的傳奇,劃過天際,燃燒出華麗的痕跡。

那無盡的光輝,如同夜空中閃亮的星星,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