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中國話。拼音是háo mài,指的是心胸寬廣,自由奔放,有時無拘無束的人。
出處是唐獨孤和《唐特入鄭國少保太子與墓誌銘》:“公從郎齊威,豪邁曠達,忠孝節義。”
《明史》嶽鄭川:“妳豪邁勇敢,怒而敢言。”
清·唐·徐誌《胤祀·元恭(袁可立曾孫)墓誌銘》:“叔父天性豪邁,喜布施,無世俗穢物,卻有口皆碑,賓客滿堂。”
英雄同義詞:心胸寬廣:開朗豁達,形容人的胸懷和性格。
英雄反義詞:狹隘:指不博大,更引申為心胸、氣度、見識不宏大、不寬廣或非常有限。
例句:我真的很佩服他們的英雄氣勢。
英雄造句
1.跌倒了勇敢的笑,爬起來繼續前進。
2、月上九天,下五洋捉鱉,多麽豪邁的詩句!我們都做過。神七和奧運會,中華民族創造了壹個又壹個奇跡。
3.拯救這個世界可能不再需要揮舞手臂和大喊大叫時的英雄氣概,而是外科醫生治療壹顆跳動的心臟時的細膩。
4.我們滿懷辛勤收獲的喜悅,闊步邁向新的征程,迎來了新世紀的又壹個元旦。
5.“指點江山,振聾發聵”是壹種豪邁瀟灑,“天賜人才,隨它去吧錄用!”是壹種自信的瀟灑,“壹個老人在寒江-雪中釣魚”是壹種高貴的瀟灑,“不破樓蘭誓不還”是壹種悲壯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