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南北朝四百八十殿,多塔煙雨中”的結尾,更是被歷代流傳。作家將雄偉的南北朝古剎籠罩在神秘的江南風光中,傳遞出壹種靜謐而深邃的美。在細雨的包裹下,這種穿越了歷史塵埃的蒼桑感越來越深。清朝的範大世曾評價,“‘四八○寺’無景無利,驚天地泣鬼神。”所以“南北朝四百八十殿,煙雨中”並不是單純的江南春色頌歌,而是包含了足夠的思想內涵。
此時的杜牧剛,在仕途上歷經波折,卻依然充滿了壹顆期待興利除弊的心。因此,他在蕪湖黃州、黃岡周目任知府時,不僅對儒家文化青睞有加,重修孔廟,開辦學館,而且為官清廉,可見他還是期望按照自己的努力讓百姓生活得更強大。在《江南的春天》中,他也描寫了江南的美景,並表明了自己對仕途和人生的希望,讓自己也能欣賞到江南美麗的春光。
杜牧經常提到南北朝時期修建在南方地區的寺廟,不僅僅是因為他在遊覽江南風光時看到了這座原始的寺廟,更是因為中晚唐的社會形勢。唐朝安史之亂後,雖然還有壹半以上的領土還在,但已經是斷壁殘垣,無力解決來自外國的考驗。由於土地兼並的加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此外,由於官僚資本主義集團公司的黨爭日益加劇,皇帝逐漸失去權威,於是逐漸依靠宦官恢復權利,導致宦官獨斷專行,最終導致唐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