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嶽麓山賦

嶽麓山賦

(同韻“遠看,如在掌中”)

大河壹線流,城兩頭畫。東端古城,西岸廬山。東邊立古亭,西邊看山。雲蒸霧靄,虎臥龍騰。虎嘯蒼穹,吸吮恒山之靈;龍前巨谷,使湘水波濤洶湧。

四季的景色是無窮無盡的。春光明媚,群峰蔥郁;夏雨匆匆,花草爭奇鬥艷。秋風正落,紅楓滿崖;冬日雪,玉絮飄山澗。爬山不感其高,賞景不惜遠行。

所以享受珍禽異獸和古樹稀有的區別吧。天鵝展翅,鸚鵡學舌。關丹白鶴,紅腹錦雞。金代的松樹,長如玉葉;唐朝的銀杏就像秋天的金枝。愛晚亭,角如虹,翼展如飛;飛石出崖如蜻蜓,爪伸。(註1)

看壹看雲腳下的古宮,明朝的道觀。五百滄桑,三清宗祠。住在山頂沒有噪音,在山頂也能看到。這真是壹塊福地,與南嶽祥雲相連;古寺高聳,遠眺湘江。

說到山腰的古廟,高堂寬闊。香煙無窮盡,信徒皆如此(註二)。是西晉之始,五湖之譽。塔名為舍利,碑文為符號書。北海三碑,六朝兩樹。杜甫寫詩,眺望洞庭的田野;李詠潑墨,詞驚歷代儒。

夫若忠君滿山,則松如雛菊。山川同悲,人神共祭。他投身救國,天華跳海反清。民國初年,黃興的名聲傳遍了全中國。重建* * *和,蔡鍔的名字代代相傳。廬山是忠誠和英雄的聖地,抗日英雄就在那裏。(附註三和四)

至於宋書院,嶽麓明珠。坐落在山腳下,有許多學者。牌匾源於禦筆,成名始於張鑄。名師雲集,弟子追隨。龜年是朱教出來的,對他忠心耿耿。文婧師從張騫,死後奉上龍圖。武獵入朝史,船山承書。陶澍論立國之策,魏源編立國之圖。曾佐彤創建中興的功績;陳博有不同的抱負,知道西部地區的現實和不足。(附註5和6)

廬山毗鄰湘江之濱。新民學會,建黨的先行者;帶著開天辟地的誌向,舉家投奔魯。四月個子不高,名字很響。佛法同山,陰陽同掌。精神靜止,匯聚憂民救國精神;英雄吹出,傳播中國騰飛的理想。亂世有助於國家和人民,天下之治和諧向上。這就是嶽麓山的精神。

註意:

壹、清代王世貞《龍門亭》詩“用爪做”。

二、“爾雅”:比如去。

3.據史料記載,嶽麓山安葬著55位辛亥革命誌士。著名的有辛亥革命領袖黃興、民國開國元勛、國防軍總司令蔡鍔、武昌起義領袖蔣翊武、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陳天華、郁誌摩等。

4.烈士祠建於1939,紀念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陣亡將士。

5.嶽麓書院位於嶽麓山下。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壹。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贈書“嶽麓書院”禦筆。南宋第三年(公元1167),朱訪問嶽麓書院,與院長張煒商議,舉辦了歷史上著名的“朱講學”。這次講學促進了宋代理學和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壹件大事。

6.嶽麓書院培養了壹大批知名學子,如彭貴年、遊九宮、吳烈、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國藩、左、郭嵩燾、唐、熊希齡、楊昌濟、範元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