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純粹簡潔、短小精悍,能夠用很少的文字表達出作者的內心感受。年輕人正是需要這樣簡單直白的方式來傾訴自己的所思所想。壹部小說的完成,卻需要較為豐富的人生閱歷。人到中年,經年累月的生活打磨、人生的起起落落,心中必定會積郁無限感慨。寫小說,通過自己的成長經歷,用文字向世界求證人生的意義,向內心發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用或虛構或真實的小說情節設置、人物設置,總結人生真諦。散文會被老年人喜愛並選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許是因為散文那種輕松、不拘壹格的表現手法,不用過多勾畫文章脈絡、刻畫人物形象、關註事物的真實存在的邏輯等等,信手拈來隨心所致。年齡不同,心境不同,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也有不同,所以,會有?年輕寫詩,中年寫小說,老年人寫散文?的說法。
年輕人喜歡用詩歌傳情達意、用詩歌記錄自己懵懂的青春,記錄青澀的情感,記錄初遇人生的興奮。用詩歌來傾訴對自由的渴望,對未來的暢想,對於未知的壹切的憧憬。憧憬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詩歌沒有年代的區分,詩歌永遠屬於年輕人。
面對紛繁復雜的世事紅塵,偶爾放下心頭的重負,給當下的茍且按下暫停鍵,詩和遠方並不是虛幻。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愛閱讀了,不會寫詩了,不會好好說話了。即使這樣的聲音很多,卻不代表什麽。詩歌不是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的壹種存在。年輕的歲月,就是壹首美好的詩歌。
當我們的生命漫漫走向黃昏,回望過去,每壹個晨昏暮曉、花開花落都是人生的壹個記錄,壹部或精彩、或悲傷、或勵誌的經典之作。我們是這本生命典籍的作者,也是最出色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