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張飛大鬧長阪橋,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曹操領軍隊追趕趙雲來到長阪坡。只見壹員虎將,倒豎虎須,兩眼睜得大大的,手天裏拿著丈八蛇矛槍。騎馬立在橋上;又看見橋後的樹林裏塵土飛揚,還有吶喊聲不斷。
曹操懷疑壹定有伏兵,不敢輕易向前。這時張飛大喊壹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壹死戰。”聲音如同雷鳴壹般。
曹操的軍隊嚇得膽戰心驚,沒有壹人敢上前迎戰。曹操說:“我曾經聽關羽說過,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今天壹見,不可輕敵。”
這時又聽張飛大喊,話聲未落,曹操身邊的壹員副將夏侯傑驚得肝膽破碎,載到在馬下。於是曹操大喊,趕快撤退。
擴展資料:
從軍事上講,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張飛在橋頭吼三聲,就是為了從心理上瓦解曹軍的戰鬥意誌。在他的觀察下,夏侯傑面呈病態,距離曹操又近。
所以張飛選擇了夏侯傑作為突破口,對著他環眼圓睜,怒目相向,吼聲如雷。夏侯傑壹看這是要沖著自己來,所以驚嚇之下猝死。
從地理上講,張飛占據橋東優勢地理位置,身後叢林密布,而曹軍在橋西,壹眼望全,沒有遮蔽,張飛就有了居高臨下的氣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