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載育
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壹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廣闊,出門又嫌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恐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縣官還嫌小,又想朝中掛紫衣; 壹品當朝為宰相,還想山河奪帝基;. 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 壹旦求得長生藥,再跟上帝論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壹夢兮。
擴展資料這首歌道盡了人性的貪婪!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追求地位、財富、幸福生活,是人生存發展的需要,本能的反應。但是,人的追求並不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沒有邊界的。它要受到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壹是個人能力。二是生活環境,家庭背景,人際關系。三是個人的身份地位,工作條件,活動範圍。四是道德和法律的約束。這些條件,決定了壹個人在社會中能夠獲得的份額,也決定了壹個人獲得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限度。如果脫離了個人的主觀和客觀條件,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框架,追求就質變為"貪婪",就是"非份之想"。不知足,不知止,給人帶來的不是幸福快樂,而是羞辱、危險和災禍。《老子》中說:"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又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