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魯迅的詩裏有壹句“風雨如潘,故鄉明”。全詩是什麽?這首詩叫什麽名字?全詩是什麽意思?

魯迅的詩裏有壹句“風雨如潘,故鄉明”。全詩是什麽?這首詩叫什麽名字?全詩是什麽意思?

《故鄉暗如暴風》這首詩,出自現代作家魯迅的自題《畫像》。

原詩:

現當代自題肖像:魯迅

靈臺無計可逃神箭,風雨暗如磐石。

我給韓星發消息,我要用我的血推薦軒轅。

解釋:

我的心逃不過愛神的箭。我熱愛仍在遭受侵略和封建壓迫的祖國。這種感覺被寄托在天上的星星上,卻沒有人知道。我發誓用我所有的鮮血來服務我的祖國。

關於作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6月5438+00年10月19),原名周章壽,後改名周樹人,字玉山,後改蔡羽,浙江紹興人。著名作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1903年,魯迅在《浙江潮》發表《斯巴達之魂》,歌頌斯巴達人用生命和鮮血抗擊侵略者,以此抨擊清朝統治者辱權辱國,喚醒中國人民的鬥爭,堅決剪掉象征封建傳統和種族壓迫的辮子,並將這首詩寫在壹張剪掉辮子的照片背面,寄給好友徐守尚。

贊賞:

徐守尚在《鄉愁》壹文中,非常精煉地總結了《自我話題的畫像》這首詩的內容。“第壹句說留學深受刺激,第二遍看起來像是原來的風雨,並以此來形容同胞未醒、倍感孤獨的感覺,最後直接表示懷抱。”

這首詩的由來是剪辮子。魯迅在《藤野先生》壹文中,對頭上紮著大辮子,頭上戴著學生做的帽子的“留洋學生”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形成了壹座富士山,可以看作是魯迅堅決剪辮子形象的註腳。而魯迅則剪了頭發,在壹張小小的照片後面給摯友獻詩,顯然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野心。?

可以說,《編發》是青年魯迅脫離封建思想,自覺接受民主思想的明顯標誌。魯迅後來在《吶喊》的序言中描述了“寫短篇小說”之前的幾個思想發展階段,其“棄醫從文”誌向的確立發生在他寫下自題《畫像》之後。

魯迅的“棄醫從文”確立了他的終身目標,這源於他以“我以血薦軒轅”(定義:我宣誓以我所有的血報效祖國)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誌。“我以血薦軒轅”是《自題小圖》詩中愛國情懷的升華,也是青年魯迅先生誌向的寫照,更是魯迅先生矢誌不渝、終生踐行的人生格言。

百度百科-自題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