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讀:
1,房子的主梁。
2.量詞。用於房屋:房子。
第三,詞源解釋:
“亭”是“東”的原字。吳疑是篆書甲骨文字形中的“虬”字之誤。甲骨文(木,建築材料)(“巽”的簡稱,即“之”字,托起)指的是施工時費力擡起的材料,即房屋柱上高高的、屋頂上承受著許多椽子的主梁。
造字本義:名詞,所有椽子的主梁都在屋梁中間。
文言文版《說文解字》:董,書童。從木頭,東方的聲音。
白話版《說文解字》:樓,宅柱。字形以“木”為側,“東”為音側。
擴展數據:
壹、字形的演變:
二、關聯詞:
1,華東【滬東】?
用畫裝飾的橫梁。
2.聲動?
由新砍的木頭制成的橫梁。
3.建築?
建造房屋。
4.東關?
屋頂梁和椽子。借房子。
5.驢子[東dǔ]?
“壹個人筆直地站著,壹動不動”。
百度百科-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