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十世”是什麽意思?

“十世”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出自《湖南長沙凈岑招賢禪師》,唐代凈岑禪師所作:

不動,雖然進不去也是真的。

壹定要努力上進,十方之界,則是全身。

解釋、欣賞和引用

十方世界:“十方”是佛教的空間觀,包括各個方向和上下。佛教認為世界如恒河,生生不息,稱為“十方世界”。

唐朝的凈岑和尚被稱為昭顯大師。祖籍長沙,早年出家,是南拳弟子。住在洞庭湖長沙山,有壹個大開化門,機智過人,尊自己為虎僧。此詩是凈岑禪師在與僧人談論佛法時所贈。這首詩在另壹部佛教經典《景德鄧川錄》中也有記載,其中“百尺竿頭”為“百尺竿頭”:“百尺竿頭不動,雖不真。百尺必進,十方之天下為全身。”

“百尺竿頭”或“百尺竿頭”,即100尺高的竿頭或100尺高的竿頭,是佛教術語,指非常高的地方,比喻道德修養的極高地位。“百尺不動,雖不為真”是指止步於道德修養高層次的人,雖然被認為是精通,但還沒有達到“真”的境界。“必須努力上進”就是針對上面的“不動”,意思是即使道術修煉到了很高的境界,還是要繼續修煉,不斷進步。下壹句“十方世界即全身”,是佛教中“真”的境界,意思是到那個時候,十方世界就是妳的全身,妳的全身就是十方世界。

後來的“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十方世界為全身”這首詩,基本脫離了最初的佛教原理,成為壹首使用中的勵誌詩。用來鼓勵和激勵人們不要滿足於自己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而要再接再厲,達到更高的境界。並且從這首詩中提煉出了“百尺竿頭,更進壹步”這個成語。用例子:宋珠熙對龔中之的回答:“我覺得左右逢源很重要。如果我認為我能談論這個,我害怕我能幫助妳走得更遠。”另壹篇茅盾的《文學創作漫談》:“學,就是深刻理解別人在表達上的特長,然後化為自己的血肉,力求百尺竿頭,更進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