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壹,印度也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頁。《吠陀經》是古印度的傑作。它是從古代口耳相傳下來的,在吠陀時期就被匯編成書,所以被命名為“吠陀”,意思是“知識”。組裝跨度約為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吠陀非常長。為了便於人們理解和接受,分為梨俱吠陀、羅摩吠陀、耶羅韋達、阿維納吠陀四個部分,統稱為“本集”。主要的風格是贊美詩、祈禱文和咒語,因此被濃厚的宗教色彩所籠罩。在傳承過程中,四卷《吠陀經》經過歷代泰莎的不斷註釋和闡釋,進壹步形成了三種經典:梵天書、森林書和奧義書。
梨俱吠陀是對上帝的贊美詩。在四部吠陀中,梨俱吠陀是最原始的壹部。這是壹首贊美自然的詩,也是對眾神的贊美詩。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詩歌,由1017首詩組成,有10580首贊美詩,分為十卷。
?《沙門吠陀》實際上是壹首歌唱詩,由1549首頌組成,分為兩卷。
?《夜吠陀》也是純粹為祭祀而作的贊美詩。它是韻文和散文的混合體,其中也包含了生活和健康的知識。
?《阿達吠陀》是壹首祈禱的詩,與前三首不同。在古印度,前三部吠陀被認為是三位壹體,這是後來增加的。
?吠陀的內容多以詩歌記錄,嚴格遵守詩歌結構和格律的規則,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物質和精神方面,從醫療和農業到高等和低等星球的時間概念,從瑜伽和冥想技巧到居士的註意事項,還有素食。從政府組織架構的詳解,到寺廟建築裝飾的指導。為研究人類文明進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但在印度古代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印度社會影響深遠。在印度被尊為聖書,是延續了幾千年的印度聖書。
?《吠陀經》中有許多補充書籍,包括語音學、語法、詞源學、節奏、天文學、醫學、音樂、舞蹈、軍事和建築方面的科學著作。奧義書是吠陀的最後壹部分,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哲學經典。用散文或詩歌闡述的思辨作品是印度哲學的基礎,也是過去幾個世紀出現的許多宗教學校的靈感來源。世界上流傳著許多奧義書,壹本名為《自由奧義書》的書中列舉了108種奧義書。事實上,在“奧義書”這個名稱下有200多種奧義書。不過大部分都是很晚才產生的,跟這壹集的吠陀沒有關系,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奧義書。普遍認為只有十三部奧義書屬於吠陀時代。這十三部奧義書根據出版時間大致分為三組。
第壹組:廣林奧義書、歌者奧義書、泰迪裏耶奧義書、阿多耶奧義書、多基基奧義書,這五種奧義書都是散文,產生於公元前7-8世紀和公元前5-6世紀之間,也就是佛陀時期(公元前566-46)。
第二組:由Who奧義書、加托奧義書、自由奧義書、白騾奧義書、剃發奧義書,這五部奧義書以詩體為主,產生於公元前5-6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之間。
第三組:質疑奧義書,青蛙奧義書,彌勒奧義書。
?中國翻譯《奧義書》的先驅是徐繁成先生。他從1945開始就住在印度。在20世紀50年代,他致力於奧義書的翻譯,已經翻譯了50種。1979年回國後,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提交了譯稿《五十部奧義書》,該書於1984年出版。
奧義書內容龐雜,核心內容是探索世界的起源和人的本質。書中最重要的兩個概念是“梵天”和“我”。眾生皆出梵天,梵天無處不在,無所不在。梵天的所有進化都是由至尊梵天的能量維持的。當壹個人堅定地知道這個宇宙的壹切都是梵天,那麽他就知道壹切都是梵天,沒有別的。就像無數的波浪在海洋中起伏,海洋始終如壹;無限的宇宙從無限的梵天中出現,並在其中溶解。奧義書用各種奇妙的比喻來說明梵天是壹切,也就是最高的存在形式,梵天是宇宙,我來自宇宙,梵天是我,我就是梵天。“梵我合壹”成為奧義書裏的主導思想,類似於中國的“天人合壹”哲學。那麽“梵天”真的是創造的開始嗎?我們從哪裏來我們為什麽活著?我們會在哪裏結束?科學沒有也永遠不可能給出壹個內在壹致的宇宙創造理論。也許出於人類的原因,宇宙的起源將永遠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