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壹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寒鴉數只,啞啞枯叫。
若妳是離人,天涯道路無盡,日已暮,鄉關尚不知在何處,又怎禁得,老樹寒鴉的逼促,壹聲聲叫得人心驚夢寒?歸途漫漫,牽動了鄉愁泛濫,腳步沈重的離人又如何能夠涉水而回?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壹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壹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裏行間彌漫開去。像壹朵漸行漸近的黑雲,漸漸籠住人心。
“小橋流水人家”,枯澀發黃的歸途中,突然看見遠處有小橋流水,繞水而居的村戶;天空有炊煙飄蕩,隨風裊裊,像遊子羈客身體裏按捺不住的鄉魂。
長風幾萬裏,夢魂不到關山難。
這個人,牽著那匹瘦馬,走過橋上。溪水清透,他看見自己的臉,皺紋縱橫如山嶽,鬢發已斑白。蒼老,這個從未在心裏停佇的詞,突然,突兀地出現在面前,淩厲得讓人無從逃避!
3.100字左右的好段落加賞析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
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計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人的才智壹旦遇到窒礙,讀書則可使人順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因演題需全神貫註,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因為這些人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壹物闡證另壹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
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4.求150字左右的美文,及其賞析雨荷 體裁:散文 作者:張曉風
有壹次,雨中走過荷池,壹塘的綠雲綿延,獨有壹朵半開的紅蓮挺然其間。
我壹時為之驚愕駐足,那樣似開不開,欲語不語,將紅不紅,待香未香的壹株紅蓮!
漫天的雨紛然而又漠然,廣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這樣壹株紅蓮!像壹堆即將燃起的火,像壹罐立刻要傾潑的顏色!立在池畔, 雖不欲撈月,也幾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壹場雨嗎?妳曾無知地在其間雀躍,妳曾癡迷地在其間沈吟——但更多的時候,妳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與寂寥,並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蓮花, 在雨中怎樣地唯我而又忘我?當沒有陽光的時候,它自己便是陽光。當沒有歡樂的時候, 它自己便是歡樂!壹株蓮花裏有那麽完美自足的世界!
壹池的綠,壹池無聲的歌,在鄉間不惹眼的路邊——豈只有哲學書中才有真理? 豈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壹筆簡單的雨荷可繪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壹片亭亭青葉支撐了多少世紀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則長長的雨季何患?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男作家壹般靠深邃的思想、宏大的歷史感以及飛鳥壹般掠過大地的俯視來征服讀者,而女作家則靠透徹的情感、準確的直覺以及水珠壹樣滾過肌膚的妥帖來打動讀者。張曉風卻不同, 她的文字大氣,不帶絲毫脂粉味, 兼具深沈的思想與細膩的情懷於壹身。
她的內心常常為壹株花開,壹陣好風而感動。她寫雨中走過荷池,看見壹朵半開的紅蓮挺然其間,壹時為之驚愕駐足,並引發了對生命的無限慨嘆,細膩地悟出了其中深藏的意蘊,並以獨特的視覺,詩意的筆觸,由事緣情及理,引發了人們心靈的震撼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選取了“雨荷”這個具有中國文化意蘊的意象,贊美了生命中時時顯現的卓然高潔的氣質和支撐世紀的錚錚傲骨。
新奇的比喻、驚人的誇張是張曉風傳達其藝術感受的獨特方式。如雨中的紅蓮,“像壹堆即將燃起的火,像壹罐立刻要傾潑的顏色”! 池中綠色是“壹池無聲的歌”,雨荷的精神“支撐了多少世紀的傲骨!”想象豐富奇特,修辭手法運用靈活,顯示了作者非凡的語言表現力和藝術創造力。
這篇文章有千般好,難以繪盡。臺灣評論界曾稱贊她文字:“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令人叫絕。
5.美文摘抄(200字以上),加賞析(150字以上)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凈得就像母親的眼睛。
春天,妳的眼裏是壹片斑斕; 夏天,妳的眼裏是壹片濃綠; 秋天,妳的眼裏是壹片澄碧; 冬天,妳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妳攝取藍天的雲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還留下我兒時的身影。
呵!這溪邊沙沙作響的甘蔗林,帶甜味的風,曾把我童年的夢吹拂!我躺在妳的身邊,感到靠在母親胸膛上的幸福…… 妳是我們生活裏的壹支古老的歌—— 妳望見騎毛驢的迎親的隊伍來了,幾支嗩吶奏出悲哀的音樂; 妳望見幾個壯實的漢子,擡著笨重的木棺來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妳也聽見:山腳下的獨輪車,帶著吱吱啞啞的聲音,在貧窮的土地上呻吟而過…… 如果沒有妳,誰給我們留下自然的彩色; 誰給我們記載山民的悲哀和歡樂呢? 透明的溪水,妳給了我壹雙能夠分辨色彩的眼睛。 當我在妳身邊,發現自己成為壹個少年時,就不得不遠行了。
妳像養育我的母親壹樣,送我出山吧! 賞析: 文章開頭把溪水視為“母親的眼睛”,接著寫出了春夏秋冬“眼睛”裏流露出的色彩,這既是對溪水的歌唱,也是對母親的歌唱,因為這溪水裏曾“留下我兒時的身影”,曾讓我享受過母愛般的幸福:她記住了山溝裏發生的壹切,記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歡樂”,並把養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親是歌,文章本身也是壹支哀怨的抒情山歌。
溪水啊,我的“母親”。母親啊,就如同這溪水。
母親啊。,妳看著我長大,無微不至地照顧我。
我留戀與妳在壹起的時候,與妳在壹起的感覺。我感受到了母愛!請原諒我兒時的淘氣,請原諒我小時候不懂事!這壹切,就讓我現在來“彌補”。
我愛妳,我的母親! 江 南陳 犀水上,拱著古老的石橋,像壹彎清秀的眉毛; 石橋下,還有水中的橋,還有,人和傘,狗和梔子花,竹笠,賣蒸糕的擔子,都在瀲灩的波光中,晃著影兒; 河的兩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馬轉閣的回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樓,書場,酒肆;還有住家戶,住家戶後門的石梯坎,姐兒妹兒們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們的印花巾,像壹朵朵彩色的香草; 她們輕柔的話語,像紫燕歸來,在彈奏呢喃的春歌; 在橋上,橋下,篾籮裏,是活鮮鮮的鮒魚,刀魚,鱖魚; 竹籃裏,是水淋淋的荸薺,蓮藕,茨菇,菱角; 小街,雖是用石板鋪的,但卻像泡在水裏,像壹條條河道港灣,腥也腥得有味兒……也許,這就是江南。江南壹角的素描。
那蘇州評彈,那輕柔俏麗的絲弦之聲; 那比西施更美,更為聰慧的少女;也許,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賞析:散文詩《江南》是壹篇美文:美在具有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美在其清麗雋永的妙語佳句。情感美同語言美融合成了本文的特殊格調。
《江南》是壹篇秀美的江南水鄉圖,讀來令人陶然神往。 以《江南》為題,寫起來有壹定難度:偌大江南,可寫景物風情太多,如何下筆,如何選取角度都是頗費斟酌的。
此文恰到好處地選取了“江南水鄉”這個獨具特色的地域,以舒展而簡潔的筆墨對水景、人物淡筆勾畫,全文僅285字,所寫的僅是江南的壹角。但這壹角是江南的縮影,是凸現了江南特色的典型化的江南。
確有壹葉而知秋之妙。田園詩情 [捷]卡爾·恰彼克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壹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
牛群吃草反芻,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什麽。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是真正的荷蘭: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壹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驃悍強壯,腿粗如圓柱,鬃毛隨風飛揚。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烏德勒支或茲伏勒,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低地上還有白色的綿羊,它們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悠然自得。
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麽表示贊許。還有成千上萬的小雞,長毛山羊,但沒有壹個人影。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見有人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沈默的奶牛擠奶。
金色的晚霞鋪在西天,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著又是壹片寂靜。在這裏,誰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
運河之中,裝滿奶桶的船只舒緩平穩地行駛,汽車火車,都裝載著壹罐壹罐的牛奶運往城市。車過之後,壹切又歸於平靜,狗不叫,圈裏的牛不發出哞哞聲,馬蹄也不踢馬房的擋板,真是萬籟俱寂。
沈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這就是那真正的荷蘭。
[註釋] 作者卡爾·恰彼克(1890~1938),捷克小說家兼劇作家。本文選自他的散文代表作《明亮的深潭》 [賞析] 本文開頭壹句話就勾出荷蘭特色,“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後面則把重點放在牧場上,以親切平和的筆觸,畫出了充滿“田園詩情”的“真正的荷蘭”,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抒發了作者熱愛和平、憎惡戰爭的感情。
自然隨意中顯示出描寫。
6.優美句子+賞析(賞析要在100字左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北宋·王安石
不怕浮雲遮住我縱目遠眺的視線,因為我站在山峰頂上的高塔最頂層。比喻作者有遠見卓識,高瞻遠矚。今人引用來說明,人有了政治上的真知灼見,就能站得高,看得遠,看得清事物的本質,不管什麽政治“浮雲”都不能迷惑自己,都不能動搖自己的決心。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春秋·孔子
不要因為某人的話說得漂亮,就提撥重用他(而要看他的實際行動),也不要因為某人不好,犯了錯誤,就廢除他說過的正確言論。啟發人們要全面地分析、考察某人和某些言論。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紅樓夢》
螃蟹走路時是胡亂爬行的,眼前的道路根本不分東西南北,誰對它有什麽“皮裏春秋”呢?肚子裏只不過空有壹些黑色的蟹屎和蟹黃。現在引用來諷刺那些橫行霸道,倒行逆絕,“金玉其外,敗恕其中”的醜類。皮裏春秋:表面不批評指責別人的是非,但內心是有褒貶看法的。
7.摘錄美文片段(150字左右)+賞析(200字以上)壹場突然而來的沙漠風暴使壹位旅行者迷失了前進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裝水和幹糧的背包也被風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壹個青青的蘋果。“啊,我還有壹個蘋果!”旅行者驚喜地叫著。
他緊握著那個蘋果,獨自在沙漠中尋找出路。每當幹渴、饑餓、疲乏襲來的時候,他都要看壹看手中的蘋果,抿壹抿幹裂的嘴唇,陡然又會增添不少力量。
壹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第三天,旅行者終於走出了荒漠。那個他始終未曾咬過壹口的青蘋果,已幹巴得不成樣子,他卻寶貝似地壹直緊攥在手裏。
在深深贊嘆旅行者之余,人們不禁感到驚訝:壹個表面上看來是多麽微不足道的青蘋果,竟然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是的,這是信念的力量!這是精神的力量!信念,是成功的起點,是托起人生大廈的堅強支柱。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總是壹帆風順、事隨人願。有的人身軀可能先天不足或後天病殘,但他卻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創造出常人難以創造的奇跡,這靠的就是信念。對壹個有誌者來說,信念是立身的法寶和希望的長河。
信念的力量在於即使身處逆境,亦能幫助妳揚起前進的風帆;信念的偉大在於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喚妳鼓起生活的勇氣。信念,是蘊藏在心中的壹團永不熄滅的火焰。信念,是保證壹生追求目標成功的內在驅動力。信念的最大價值是支撐人對美好事物孜孜以求。堅定的信念是永不雕謝的玫瑰。
我命在我,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