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從軍行》導學案設計

《從軍行》導學案設計

壹、教學目標:

 1、 熟悉賞析詩歌的步驟並賞析本首詩歌。

 2、了解邊塞詩的特點,熟悉煉句題的答題步驟。

 二、學習步驟:

 1、朗誦詩歌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 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 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 勝作壹書生。

 2、作者簡介

 楊炯(650~693?),唐代詩人。華州華陰(今屬陜西)人。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他於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上元三年(676)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累遷詹事司直。武後垂拱元年(685)坐從祖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秋後遷盈川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官。世稱楊盈川。《舊唐書》本傳謂其有文集30卷,《郡齋讀書誌》著錄《盈川集》20卷,今均不傳。明萬歷中童□搜輯匯編有《盈川集》10卷,附錄1卷。崇禎間張燮重輯為13卷。

  3、詩歌鑒賞:據註釋,初探詩意。

 ①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②?烽火?句:化用《漢書?匈奴傳》?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語意。西京,指長安。

 ③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鳳闕:指長安宮闕。《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其東二十余丈。?

 ④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⑤雕: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⑥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4、賞析全詩

 (1)全詩寫了哪幾個場面?

 (2)第三聯從什麽角度,描寫怎樣的畫面?

 (3)作者描述這幾個片段運用什麽手法?有什麽作用?

 (4)尾聯運用什麽手法,表現作者怎樣的情感?

 (5)在詩歌鑒賞題目中,我們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

 (1)某句詩在文中的作用

 (2)某句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前人認為某句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妳對此有何看法?

 對這些類似的問題,如何回答(分析前壹題)

 答題步驟

 1某句具有什麽特點(手法)

 2展開想象,結合對這句詩的理解,再現詩句所描寫的情境;

 3體會此句在全詩中的作用、妙處(結構、情感、主旨)

 手法+句意+作用(結構、情感、主旨)

5、具體賞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壹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誌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壹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壹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壹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裏,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並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壹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五六兩句開始寫戰鬥,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後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壹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征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詩的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誌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裏,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壹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壹概略去不寫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壹個典型場景跳到另壹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壹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壹種壹氣直下、壹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傑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壹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律詩壹般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這首詩除第壹聯外,三聯皆對。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壹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能可貴的。

  6、邊塞詩概括

 (1)邊塞詩

 壹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另壹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創作。我們把這些反映邊地生活的詩歌通稱為邊塞詩。

 2、、邊塞詩的內容包括:

 A、邊塞風光;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 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B、邊疆戰士的艱苦生活;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 《塞下曲六首(選壹)》

 C、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D、邊疆將士思鄉的情思。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李 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