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戰簡介
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之伐”,是周武王聯軍與商軍在祁縣以南、渭河以北、衛輝市境內的牧野決戰。牧野之戰是我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是周商業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商紂王很殘忍,殺死了他的叔叔比根,並囚禁了他的另壹個叔叔姬子。姬發、周武王決定出兵砍殺商人,同時通知在金夢的盟軍與盟軍壹起出兵。深入王姬,擊潰守軍,壹舉俘獲商賈,占領商朝政治中心,瓦解商朝政權,使殘存商賈及其所屬國群龍無首,然後逐壹擊破。然而牧野之戰並沒有徹底摧毀商朝。作為商朝的延續,商朝原有的壹部分領土被建立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商朝的軍隊並沒有被完全消滅。
關於牧野之戰的時間,有44種不同的說法,從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尚書·田園誓言》中,開篇日期:“甲子未涼時”,只有日期,沒有明確年齡。中國有記載的確切日期始於公元前841年。在此之前,必須計算歷史年齡。由於缺乏古代史料,人們推算的牧野戰爭年代簡直不知所措。關於戰爭年代的說法中,公元前1066、公元前1122、公元前1027最有代表性。
“前1066”說最早是日本新城新集根據陶弘景《南北朝古今劍錄》和《東方天文學史與周初時代研究》提出的。1122前者的理論源於劉欣的《經世三歷》,影響了後世很多學者。但也有人批評劉欣的計算是“合《春秋》,跨年,損夏夷洲”* * * * *《後漢書律歷錄》。自1922年梁啟超提出1027學說以來,的《殷年譜》和陳的《西年譜》都提倡這壹學說。
特別是郭沫若的《中國史稿》采納了這壹理論後,得到了國內外史學界許多人的認可。這句話最初引自《史記·周本紀·裴商本紀註》:“紀中紀年之日:‘自吳王滅殷以至王,共二百五十七年。“也就是說,從周幽王* * *前最後壹年771年* *回到257年,也就是前1027年。
據《國語夏》記載,前吳王攻殷,歲於鶉火,《史記·天官疏》黃寶全等人說“稍進”後提出前1027之說。他們認為牧野之戰是在“酉年”,但用來計算。追溯到周幽王去世257年的結果不是“酉年”,最接近的酉年是1032。那麽是否可以斷定前1032是牧野戰爭年呢?我不能。原來史書上用的年代法並不準確,86年誤差壹年,257年剛好三年。"減去誤差,第壹個1029就是吳王尹柯的絕對年齡."經過進壹步推算,得出牧野之戰在今年2月5日黎明前打響。
在計算方法上,以1980為起點,計算的尺度為現代天文常數,回歸年* * *為. 365.2422天,月球* * *為* * 29.530588天。何猷琦首先通過逆算得出結論:“尹柯年應該是成王元年之前的七年零二年。”也就是1039之前,並計算出戰爭發生在今年元旦。所以牧野之戰是利用節日出其不意,遠距離進攻的成功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