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天凈沙·秋》詩詞鑒賞

《天凈沙·秋》詩詞鑒賞

《天凈沙·秋》詩詞鑒賞1

  《天凈沙·秋》

 元代: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凈沙·秋》譯文

 太陽漸漸西沈,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麽的孤寂。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只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壹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遠處壹片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互相夾雜,好壹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啊。

 《天凈沙·秋》註釋

 天凈沙:曲牌名。

 秋:題目。

 殘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鴉:天寒即將歸林的烏鴉。

 飛鴻:天空中的鴻雁。

 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白草:枯萎而不雕謝的白草。

 黃花:菊花。

 紅葉:楓葉。

  《天凈沙·秋》鑒賞

 該曲雖和馬致遠的《秋思》有相似處,但卻又自有特點。首二句以“孤村”領起,著意渲染秋日黃昏的冷寂。“壹點飛鴻”給陰冷的靜態畫面帶來了活力,造成曲子抒發情感的轉移。接著詩人用青、綠、白、紅、黃五色,以遠及近、由高到低、多層次多側面立體交叉式地描繪出秋日美麗的景象,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此曲極富藝術張力,壹筆並寫兩面,成功地將秋日遲暮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壹起,把賞心悅目的秋景作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為又壹篇寫秋傑作。

 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個字,篇幅雖短,卻以神來之筆捅繪出了壹幅絕妙的秋景圖。前三句著力渲染出壹派深秋淒涼之景。黃昏時:如血的殘霞映照著壹座孤零零的小村莊,夕陽淡淡的炊煙裊裊,幾只歸巢的寒鴉,靜靜的站立在老樹枝頭,忽然,壹只哀鳴的孤鴻,在天邊晚霞影裏遠遠的飛翔,而後兩句,作者卻將筆鋒壹轉,寫到: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壹掃前人壹悲到底的俗套。

 寫秋景,自然難免要烘托出蕭瑟的氣氛,但是如果全以蕭瑟氣氛為全篇的寫作大旨,又會令讀者感受到沈悶而有壓力。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白樸在選用語辭時,便頗費心神。白樸在寫秋景選詞語辭精煉。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壹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壹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壹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現了另壹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的高明了。

 描繪秋景,歷來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壹個題材,為表現它而不惜筆墨的詩人騷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勝舉,但許多作品易於流入俗套。白樸卻能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在作品中,層次分明的描寫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雖然,在開始時,有些許的蕭瑟之意,然而後來以繽紛的色彩作結,終究是賞心悅目、的韻味無窮的。他用筆精深,作品風格獨具,婉約清麗,意境新穎,可與被譽為“秋思之祖”的馬誌遠的《天凈沙·秋思》媲美。這首小令不僅不俗,還很是典雅。詞、曲有雅、俗之別,壹般來說,詞尚嫵媚、含蓄,而曲貴尖新、直率。白樸的這支小令卻有詞的意境。曲中雖無“斷腸人在天涯”之類句子,抒情主人公卻時隱時現,在煙霞朦朧之中,傳達出壹種“地老天荒”的寂靜。

  《天凈沙·秋》創作背景

 白樸《天凈沙》***四首,這是第三首,主要寫秋景。是作者於宋亡後寓居金陵(今南京)時所作,具體創作年代不詳。

  《天凈沙·秋》作者介紹

 白樸(1226—約1306)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天凈沙·秋》詩詞鑒賞2

 《天凈沙·秋》

 壹聲畫角譙門,

 半庭新月黃昏,

 雪裏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

 淡煙衰草孤村。

 元曲三百首冬天

 古詩簡介

 《天凈沙·冬》是元曲作家白樸創作的小令。這首小令運用詩歌創作的傳統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此曲選擇壹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境,通過冷月、黃昏、雪山、水濱、淡煙、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淒迷的意象,表達出壹種悲涼和無望的孤寂心境。

 譯文

 在壹個冬天的黃昏,城門壹聲輕響,壹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壹片安詳的和諧。

 註釋

 ⑴越調:宮調名。天凈沙:曲牌名,入越調。

 ⑵畫角:古代軍中用以昏曉報警的號角。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古代為防盜和禦敵,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門建有望樓。

 ⑶水濱:靠近水的場所。

 ⑷淡煙:輕淡的煙霧。

 賞析/鑒賞

 白樸生於動亂之年,長於亡國之邦,於齠齔之齡就經歷了家國破亡之變,在兵亂中逃難,於流離中失母。父親白華先仕於金,後降於宋,終歸順於元,心情經歷非常復雜。這就是作者創作這首小令的心境背景。

 這支曲子運用詩歌創作的傳統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王夫之雲:“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白樸的這首小令,在情、景之間,正追求著“妙合無垠”的境界。

 此曲選擇壹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境。開篇首句,就把讀者帶進了壹個氣氛蒼涼的環境之中:在暮色中顯出輪廓的譙門,縈繞在譙門內外悠遠而哀婉的角聲,這是畫面的壹側。接著作者將視線轉向四方:隨著黃昏夜幕的降臨,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著半個庭院;山坡上覆蓋著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邊有著竹籬茅舍的孤村,升起幾縷輕煙,在衰草暮靄中彌漫著,擴散著。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壹聲寒角,平添壹分悲涼,雖然畫角聲打破了這冬季黃昏的寂靜,卻又於淒清中平添了壹種肅殺森嚴的氣氛,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它與《天凈沙·秋》的寫法上相近。其壹,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陳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現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壹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成壹幅富有特征的畫面。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的情感,也不是壹時壹地有特定具體內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壹種情調,壹種意緒,壹種內心狀態。從時序上說,《天凈沙·秋》寫了落日殘霞,而這首曲子寫的是落日已經隱沒山後,新月已經現於天際。從“秋”到“冬”,從“情”到“景”,都是從寥落、淒清進壹步發展為悲涼和無望的孤寂。人們或許可以把《天凈沙》四首,不僅理解為對季節更替的描繪,而且進壹步理解為對情感和人生體驗,從歡快而明凈到寥落、孤寂之間的發展。這樣,這四支曲子所構成的便是內部情感聯系的整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