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
《鄉愁》寫於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於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壹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壹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因此,《鄉愁》中的“海峽”指的是臺灣海峽。
擴展資料:
這些鄉愁詩的抒情主體,既是在思念親人和家鄉,又是在思念大陸和祖國。屈原式的鄉愁和國愛,譜寫出余光中詩歌的宏大交響樂曲的和旋律。他的名篇《鄉愁》便是把鄉愁主題所包含的親情、愛情、鄉情和祖國情融合為壹。語言雖然淺白,內涵卻極為厚重。加之在形式上采用了由《詩經》作品確立的具有”原型”意味的復沓章法,更使這首詩易於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