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詩如下: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州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5、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8、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10、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1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12、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13、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14、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15、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五言詩:
五言詩,古代詩歌體裁之壹。是指每句五個字的詩體,全篇句數不定,但每句皆為五字。五言詩屬於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五言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匯,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更靈活細致地抒情和敘事。在音節上,奇偶相配,也更富於音樂美。
因此,它更為適應漢以後發展了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地位,成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壹。初唐以後,產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