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全詩寫畫,卻無壹畫字,王維這首詩絕了…

全詩寫畫,卻無壹畫字,王維這首詩絕了…

中國古代詩歌和繪畫,在很多的時候都是相通的。

詩歌有非常強大的拓展能力,和周邊的繪畫、書法,都有非常密切的關聯。

而且詩歌當中對於畫面的描繪最為經典,寥寥數語就能在我們眼前展開壹幅美麗的畫卷。

人都說王維的筆下詩中有畫,其實詩中有畫不單單適用於王維的詩作。

在其他的經典詩詞當中也能夠見得到。甚至可以說,詩中有畫是中國古代寫景古詩的重要品格之壹。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是王維的詩《畫》。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

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的流水卻無聲。

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雕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麽季節,它都盛開著。

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妳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

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

何為有色?清秀俊朗,寒色蒼蒼,奇傀峭拔皆為有色,更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

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

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

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

妳看畫中有水,壹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壹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

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壹探究竟…

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壹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壹種美。

有聲無聲都溶在壹起,完美的天籟之聲!

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地,人三者合壹時,便***同構成壹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春天最美的季節裏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

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

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

全詩短短二十字,雖是寫畫,卻無壹畫字,但卻是把壹幅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美麗山水畫,靈活靈現的擺在我們前面。

這首詩完美的詮釋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