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壹點: 中國詩歌講究入境,而西方詩歌追求象征意義
壹,嚴整的形式和精密的格律
講究形式的工整和格律的和諧是所有古典詩歌的***性,也是詩歌區別於其它文體最原始也最顯著的特文興起後,由於多音詞的大量產生,舶來詞的日益增加,科技和生活語匯的不斷
詩人臧克家的筆下就成了“黑夜的長翼底下,伏著壹個光亮的晨曦”之妙句。
歌是語言的精華,文學美的極致。探索韻律、修辭不過是對詩歌寫作手法的研究,探索它的發展趨勢才是詩人、評論家的根本責任。
詩歌最先來源於勞動,也反映著勞動,詩歌是人們最敏感最強烈的內心活動的文學表現。詩歌始終不渝地謳歌著人類和那些創造著美的過程,這就是詩歌的生活本質。
詩歌是凝練的語言,是口口相傳的節奏,是文學中最精尖的部分。語言的表現力和解讀力因人而異,以有限的文字追求無限的意境,和最大多數的讀者發生***鳴,這是詩歌創作的極致,也是詩歌的文學本質。
詩歌作為第二信號系統高度發展的產物,其描寫和反映的卻是因第壹信號系統觸動而引發的內心活動,這兩者之間的微妙關系,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
三大因素制約詩歌的借鑒
——訪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中外詩歌研究》主編蔣登科先生
孫友田 縱觀今日詩壇,反映現實生活、充滿藝術魅力的優秀詩歌雖然寥若晨星,卻仍為主流,關心國家命運,同情人民疾苦的優良傳統,雖然,常被誤解,卻仍在發揚。
當今詩壇上,過目得別扭,這種不好好說話的問題不解決,就寫不出好詩。”
詩歌是最精彩、最精煉、最精美的文學樣式,那些美麗的漢字,只有表達民心,表達國魂,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才能流傳,才能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