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復習生詞,掌握生詞的讀音,復習“得”的讀法。

 2.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獨立生活的樂趣。

 3.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2-4節。

 教學重難點:目標2、3

 教具準備:

 燈片2框,詞卡

 教學過程:

 壹、復習:

 1.查詞語:植物、知識、已經、旅行、準備、降落傘、許許多多、四海為家。

 2.查多音字“得”的讀法.出示課後的三個句子。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詩裏講了哪幾位植物媽媽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標出。

 2.誰能說壹說?(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三、學習第二節詩

 1.我們先看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將孩子出家門的,自由讀第二節詩。

 2.(創設情境)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是什麽呢?用——標出來。(板書降落傘)

 (出示燈片)看到壹朵壹朵的降落傘了嗎?

 光有降落傘行嗎?還得有什麽?哪怕是微微的。輕輕的風。

 做動作體會“輕輕”,這句詩怎麽讀呢?(描述)風婆婆過來了,她輕輕地吹著,孩子們怎麽樣了呢?能不能用壹個詞說說妳剛才看到的景象?“紛紛”是什麽意思呢?

 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輕聲讀“只要……”

 3.誰來體會,誰能不看書讀,可以試試,能背的壹起背。

 4.這時的孩子們多麽自豪啊,他們長大了,終於可以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他們在蔚藍的天空中飛呀飛呀,他們會飛到什麽地方呢?試試妳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飛呀飛呀,飛到(),()就是它的家”這樣的句式說話。

 5.蒲公英媽媽請風婆婆幫忙,把孩子送到了他們想去的地方,妳覺得蒲公英媽媽怎麽樣?妳喜歡蒲公英媽媽嗎?(聰明、偉大、了不起、無私)

 6.讓我們來想像當時的情景,誇誇蒲公英媽媽。自己讀讀這節詩,妳能加上動作讀這節詩嗎?會背的可以不看書,看誰讀得最投入。

 7.蒲公英媽媽借助了誰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

 四、學第三、四節詩

 1.像蒲公英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她們壹樣聰明,壹樣無私,壹樣偉大,接下來我們來看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是怎樣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讀讀第三、四節詩,並和同桌說壹說。

 2.妳知道他們的辦法了嗎?

 3.(引導學生理解第三節詩)誰來說說蒼耳媽媽的辦法?

 知道鎧甲嗎?這帶刺的鎧甲有什麽妙用呢?

 (出示燈片創設情境)小兔跑過去,蒼耳會說:“小兔小兔停壹停,搭個車,帶我去遠行。”想壹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從蒼耳身邊經過?蒼耳又會說些什麽呢?大家在小組裏說壹說。

 就這樣,蒼耳跟著這些小動物們到田野,到山窪,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以四海為家。

 4.這節詩怎麽讀呢?誰能不看書讀?抽背。

 5.蒼耳媽媽又借助了誰的力量呢?

 6.豌豆媽媽的辦法是什麽呢?誰來說壹說。豌豆媽媽為娃娃準備了什麽,又借助了誰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著豌豆莢,聽,什麽聲音?(動作體會“脆、響、有彈性”,反復體會讀“啪的壹聲,豆莢炸開”)這壹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們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他們去幹嘛?

 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麽樣?怎麽讀,試壹試,誰把兩句連起來讀。

 7.蹦到哪兒……跳到同兒……他們也以四海為家。

 8.我們來讀讀這節詩,妳想怎麽讀?自由朗讀,自己體會,自己背誦,可坐可站可做動作,誰願意背給大家聽?

 五、拓展延伸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妳知道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了嗎?他們的傳播方法還有好聽的名字呢,蒲公英媽媽的方法叫風傳播,蒼耳媽媽的方法叫動物傳播,豌豆媽媽的方法叫彈射傳播。

 2.(出示植物圖片)看,這裏有這樣壹些植物,妳知道他們傳播種子的方法嗎?分四人小組討論,可以猜壹猜,也可以大膽地推測。

 3.妳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我們壹起來表演表演,妳願意演植物媽媽呢還是演植物娃娃?選擇妳喜歡的壹個角色自己在小組裏先演壹演,壹會兒到臺上來演,好嗎?

 4.同學們表演得真好,大自然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仔細觀察,就能得到很多很多的知識,妳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把妳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介紹給大家,好嗎?

 5.最後,我們壹起來把這首既有趣又好聽的詩讀壹讀,把它讀得美壹點,好嗎?

 (第二稿)

 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獨立生活的樂趣。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2-4節。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了解更多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直難點:目標1、2

 教具準備:燈片2框,多媒體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壹、引入

 昨天老師布置了三個自學題,同學們都完成了嗎?

 (出示演示文稿)

 1.想辦法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

 2.妳覺得這首詩怎麽樣?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二、正確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內容

 1.自由讀全詩,做到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請五位同學讀這首詩,其余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不是讀正確了。

 3.妳覺得他們讀得怎麽樣?我們再自己讀壹讀,爭取做到讀正確。

 4.我們輕聲把這首詩壹起讀壹讀,好嗎?

 三、理解朗讀全詩,體會詩的美和趣

 1.妳覺得這首詩怎麽樣?老師覺得這首詩既美又有趣,還很有意義,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我們壹起仔細讀讀這首詩。

 2.詩裏講了哪幾位植物媽媽送孩子出去旅行呢?在書上把它們畫出來。(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3.我們先看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將孩子送出家門的,自由讀第二節詩。(創設情境)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是什麽呢?用——標出來,(板書降落傘)

 (出示燈片)看到壹朵壹朵的降落傘了嗎?光有降落傘行嗎?還得有什麽?哪怕是微微的、輕輕的風。做動作體會“輕輕”,這句詩怎麽讀呢?

 (描述)風婆婆過來了,她輕輕地吹著,孩子們妳出發、我出發,大家都出發,這是書上說的哪個詞語的意思,把它畫出來。

 4.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輕聲讀“只要……”

 5.誰來體會,誰能不看書讀,可以試試,能背的壹起背。

 6.這時的孩子們多麽自豪啊,他們長大了,終於可以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他們在蔚藍的天空裏飛呀飛呀,他們會飛到什麽地方呢?

 妳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飛呀飛呀,飛到(),()就是它的家”這樣的句式說話。

 7.蒲公英媽媽請風婆婆幫忙,把孩子送到了他們想去的地方,妳覺得蒲公英媽媽怎麽樣?妳喜歡蒲公英媽媽嗎?

 8.讓我們來想像當時的情景,誇誇蒲公英媽媽,自己讀讀這節詩,妳能加上動作讀這節詩嗎?會背的可以不看書,看誰讀得最投入。

 9.蒲公英媽媽借助了誰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

 10.像蒲公英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我們來看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是怎樣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讀讀第三、四節詩,並和同桌說壹說。妳知道他們的辦法了嗎?

 11.(簡略引導學生理解第三節詩)誰來說說蒼耳媽媽的辦法?

 知道鎧甲嗎?這帶刺的鎧甲有什麽妙用呢?

 (出示燈片創設情境)小兔跑過去,蒼耳會說;“小兔小兔停壹停,搭個車,帶我去遠行。”妳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從蒼耳身邊經過,蒼耳又會說些什麽呢?大家在小組裏說壹說。

 就這樣,蒼耳跟著這些小動物們到田野,到山窪,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也以四海為家。

 12.這節詩怎麽讀呢?誰能不看書讀。抽背。

 13.蒼耳媽媽又借助了誰的力量呢?

 14.豌豆媽媽的辦法是什麽呢?誰來說壹說。豌豆媽媽為娃娃準備了什麽,又借助了誰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著豌豆莢,聽,什麽聲音?(動作體會“脆、響、有彈性”,反復體會讀“啪的壹聲,豆莢炸開”。)

 這壹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們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他們去幹嘛?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麽樣?怎麽讀,試壹試,誰把兩句連起來讀。

 15.蹦到哪兒……跳到哪兒……他們也以四海為家。

 我們來讀讀這節詩,妳想怎麽讀?自由朗讀,自己體會,自己背誦,可坐可站可做動作。誰願意背給大家聽?

 16.像蒲公英、蒼耳、豌豆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怎麽知道他們的方法呢?自己讀讀第五節詩。

 17.(再出示演示文稿“妳覺得這首詩怎麽樣”)現在再談談妳讀這首詩的感受。

 18.是的,這確實是壹首非常美、非常有趣的詩,妳能把妳的感受讀出來嗎?妳可以坐著讀,也可以站起來讀,可以做動作讀,想怎麽讀就怎麽讀。

 今後,妳要是拿到喜歡的文章,也可以選擇妳最喜歡的方式讀,去享受閱讀的樂趣。

 四、拓展閱讀

 (出示問題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1.誰願意把妳收集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對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適時點撥)

 2.(出示鳥幫石榴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老師這裏有壹幅圖片,妳仔細觀察,和同學壹塊討論討論,它可能是采用的什麽方法傳播種子呢?

 3.(出示《植物》壹書)老師這裏也有壹本書,我們可以通過什麽方法很快地知道書裏有沒有我們要查的資料呢?(老師通過實物展示平臺展示查閱的過程,教學生查目錄的方法)

 書裏有好多好多有用的有趣的知識,同學們趕快去閱讀吧。

 在實踐與自我反思中成長——《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後感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教社第三冊的壹篇課文,它以詩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集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於壹身,深受師生的喜愛。

 我曾經以這篇課文的同壹個教學設計在重慶地區開過多次研究課,後來到南通參加國家骨幹教師培訓班,我又準備以它作課例展示,目的是想通過課例展示為老師和學員們提供壹個交流教學思想與實踐的具體案例,同時也希望驗證壹下在跨越地域差異之後,原來的教學設計是否同樣有效。

 在經過兩次試講和不斷修改以後,我把《植物媽媽有辦法》呈現在大家面前,這時已和我最初的設計大相徑庭,但它得到了聽課者的壹致認可,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在備課、試講、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我壹直以“如何體現新課標鮮明的人本位思想,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真正促使學生的發展”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結構,不斷調整教學環節以適應學生的需要,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成長。

 壹、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結構

 第壹次試講,當我還在寫小黑板時,學生無意的壹句話就給了我壹個下馬威,他們說:“這首詩我會背了。”在那個瞬間,我意識到我有可能把握不住學生。果然,在見面後,我將教學程序依次呈現:復習生詞、句子——整體感知——重點理解2、3、4節詩——表演——總結。學生在這個過程被動地跟著我,終於逐漸失去耐心。我的話越來越多,我感覺自己已失去了他們。

 課後討論時,我剖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教學設計的起點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太大,他們喜歡主動參與,而我老在扮演擋路人,雖然這次試教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我卻有不少收獲。

 第二次試講。我在第壹次試教的基礎上,重點修改了最後壹個教學環節,留出了近10分鐘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性學習。在黑板上給出了狗尾巴草等十余種植物的名稱讓學生分析或推測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當時的場面倒是很熱烈。我心裏有了壹絲輕松。但後來聽上海壹師附小張悅老師《奇怪的充氣建築》壹課後我改變了想法,這位年輕的女老師以她的課堂教學真實地傳達著這樣壹個教學理念:“教師淡出課堂”。我開始思考怎樣讓教學真正回到學生當中。

 我準備大動教學結構,把教第二課時改為教第壹課時,課前給學生三個自學題,即1.想辦法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2.妳覺得這首詩怎麽樣?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我把這三道題作為貫穿教學的主線。上課的頭天晚上,我完成了多媒體演示文稿的制作,基本決定以這種全新的結構進行第三次教學。

 壹開課,我拋棄了以往老師談話激趣的傳統做法,直接出示三個自學題,並切入教學:“昨天老師布置了三道自學題,同學們完成得怎麽樣?先看第壹題,妳能做到把課文讀正確了嗎?自己讀壹讀。”這樣的切入具體、有效,奠定了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教學在此基礎上有序地展開,40分鐘的課堂教學呈清晰的塊面結構。

 課堂結構的改變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老師,我覺得自己已不是擋路人,而是可親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激勵者,孩子們喜歡聽這樣的話:“妳能讀正確嗎?不行就再試試。”“妳覺得這首詩怎麽樣?”“妳還知道哪些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二、不斷調整教學環節以適應學生

 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後由於沒有時間試講,對每個教學環節所花的時間心裏沒有數,這就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地調整,但原則有壹條,每個環節的教學應該見到實效,切忌虛晃壹槍。

 在教學第壹個環節時,時間的安排就很出乎我的意料,學生不能壹下子做到把詩讀正確,原來安排的自由讀壹遍顯然達不到目的,怎麽辦?我果斷地留出時間讓學生讀了四遍:自由讀、抽讀、再自由讀、齊讀。雖然表面看花了時間,但這種時間是應該花的,教學時間就應該用在學生讀得不熟處、理解不清處、悟得不深處。

 再如教學蒼耳媽媽傳播種子壹節,也與課前的設計相距甚遠。在自讀這節詩後,有個小女孩把壹顆蒼耳粘到了她的毛線帽子上給我看,這是多麽形象的理解方法,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於是,我拋棄了原有的教學設計,把小女孩請上臺演示蒼耳怎麽掛在動物身上去旅行,接著輔之以壹框拖動的幻燈片,學生恍然大悟。這個教學環節的處理簡約、有效,並彌補了第壹個環節造成的超時,使整堂課的教學得以順利完成。

 當然,也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如最後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這壹環節,由於學生收集的資料太多,無法—壹展示,我只給了三個展示機會,讓很多孩子很失望,如能安排壹次小組內的交流會更好。

 課堂是師生、生生全方位互動的場所,這種互動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老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敏感、課堂駕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壹步錘煉。

 三、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我要求學生能正確地朗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的內容,這是引導學生體驗自己學習的成果,看到學習的成效,產生對自學的心理認同。

 接下來我出示第二個問題:妳覺得這首詩怎麽樣?這個問題指向學生對全詩的整體的初步感受,學生能朦朦朧朧地感覺這首詩好美、有趣,於是我順勢引導:“為什麽這首詩會給我們這樣的感受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壹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采取幻燈演示、動作表演、想像體會、朗讀表達等方式充分調動兒童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親歷獲得美、趣、樂的過程,然後我又問:“妳現在覺得這首詩怎麽樣?”學生說:“太美了!太有趣了!太好聽了!很動聽。”“給了我們很多知識,我覺得很有意義。”同樣的問題,反映出學生情感體驗的加深、豐富。這時,我繼續啟發學生:“妳能把體會到的這些情感表達出來嗎?選壹種妳喜歡的讀書方式自己朗讀全詩。”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之後我又加以點撥:“今後拿到喜歡的文章妳可以選擇妳最喜歡的方式去讀,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樣做使學生的情感體驗由對壹首詩的關註升華到對閱讀樂趣的體會,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學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展示收集到的資料這壹環節,並出示了飛鳥幫石榴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讓學生推測石榴種子的傳播方法,最後我給學生展示了壹本精美的《植物》畫冊,引導學生用查目錄的方法找到我們想要的內容,這壹連串的設計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更加廣闊的天空,課外閱讀、探究學習的樂趣也盡在其中,收到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

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朗讀,想像以及搜集相關資料,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等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朗讀錄音帶、蒼耳的種子

 教學過程:

 壹、復習導入

 1、同學們,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著美麗的大自然,裝扮著我們的生活。植物王國的故事,也十分有趣,那麽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如何壹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到《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開火車讀字詞卡片:植物辦法四海為家旅行降落傘山窪豆莢炸開觀察蒲公英準備蒼耳仔細粗心飛得高就得告別媽媽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3過度:小朋友們,植物媽媽在什麽方面有辦法,又有哪些好辦法呢?妳們想不想知道?請大家輕聲讀課文,想壹想妳都讀懂了什麽?

 二、研讀課文,學習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讀了課文,妳知道植物媽媽在什麽方面有辦法?(指名回答)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媽媽?教師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2、老師請五位小朋友逐自然節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的哪幾小節介紹了這幾種植物?

 3、妳認為那種植物媽媽最聰明,妳最喜歡哪種植物媽媽的辦法,就認真地讀讀這個小節。並想壹想它的辦法好在哪呢?吧妳的想法和同桌的夥伴交流。

 4、匯報交流:

 (1)請喜歡蒲公英媽媽辦法的同學壹起讀讀這小節。(生齊讀)

 妳們見過蒲公英嗎?平常我們還管它叫什麽妳知道嗎?(婆婆丁)

 蒲公英娃娃是怎樣離開媽媽的呢?

 有誰吹過蒲公英嗎?妳見過蒲公英被風吹走時的樣子嗎?誰能說說蒲公英被風吹走時是什麽樣子嗎?(它們被風壹吹,就壹個挨著壹個飛走了,飛得到處都是)壹個挨著壹個,連續不斷可以用課文中的壹個詞來說是哪個詞?(紛紛)

 這些蒲公英娃娃紛紛離開了媽媽。它們可能會飛到哪,在哪裏安家呢?(學生想象)

 這些蒲公英娃娃飛到哪就在哪安家,用課文中的壹個詞就是(生四海為家)

 朗讀指導:請同學們看看課文的插圖。看,小蒲公英在空中飛啊飛,它們終於長大了,可以自己去闖天下了,它們是多麽快樂,多麽自豪啊!吧妳自己想象城那個快樂的小蒲公英,吧妳此時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背誦

 (2)蒲公英媽媽真了不起,它用什麽送走了自己的娃娃?板書風其實蒼耳媽媽的辦法也很巧妙,剛才說喜歡蒼耳媽媽辦法的同學壹起讀讀第三小節,想壹想它的辦法好在哪呢?(學生讀,發表自己的看法)

 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打開禮包,看看是什麽?(出示蒼耳的種子)動手摸壹摸它那帶刺的鎧甲,把它掛在衣服上,動壹動,走壹走,想想蒼耳媽媽的辦法好不好?

 是啊,蒼耳媽媽多有智慧呀!它能借助小刺掛住動物的皮毛,讓孩子們走遍天下,四海為家。板書:動物。誰願意讀讀這個小節,把妳對蒼耳媽媽的敬佩和贊賞讀出來。自由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練習背誦.

 很多同學喜歡蒲公英媽媽和蒼耳媽媽的辦法,有誰喜歡豌豆媽媽的辦法嗎?大聲地讀壹讀,說說妳為什麽喜歡它的辦法呢?

 用雙手做豆莢炸開狀,體驗豌豆炸開時的情景。

 孩子們出去旅行開心嗎?妳是從哪個詞知道的?(蹦著,跳著?是啊,小豌豆離開媽媽多開心啊,請妳有感情地讀讀這小節,把妳的感受讀給同桌聽。指名讀,教師引讀,學生接讀。練習背誦。

 5配樂回讀2、3、4小節。

 6、植物媽媽傳播種子是不是只有這幾種方法呢?妳是從哪裏知道的呢?請大家齊讀課文的最後壹小節。讀了這小節,妳知道了什麽?

 “那裏”指的是哪裏?“仔仔細細”是什麽意思?妳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嗎?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它”指的是什麽?怎樣做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呢?

 三、課外延伸

 對呀,自然界有徐徐小多多的知識,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的無窮奧秘。除了課文中向我們介紹的這幾種植物外,妳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呢?(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了壹首小詩,這首詩中也為我們介紹了壹些植物媽媽的辦法,讓我們壹起來欣賞吧。

 柳樹媽媽準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壹吹,

 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鳳仙花媽媽很聰明,

 它給孩子穿上壹件容易破的衣裳,

 小朋友用手壹碰,

 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了媽媽。

 椰子樹媽媽有辦法,

 它把家安在大海邊,

 只要孩子成熟落了下來,

 它就能跟著海水到岸邊發芽。

 櫻桃媽媽給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

 小鳥喜歡把它吃下,

 壹拉出糞便,

 小櫻桃在種子就在地裏發芽了!

 野葡萄媽媽辦法不尋常,

 她站在那裏東張西望,

 請小鳥飛過來嘗壹嘗,

 就把葡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探索了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奧秘,其實植物媽媽不僅會傳播種子,有些植物還會捕食昆蟲呢,這多不可思議啊!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為壹個會觀察、愛思考的孩子,將來去揭開大自然的未解之謎。

 五、板書設計

 15、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風

 蒼耳—————動物

 豌豆—————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