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菊花的詩句加賞析

關於菊花的詩句加賞析

1.描寫菊花的古詩與賞析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湘滯未容回。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陸龜蒙《憶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菊花》憶菊 壹季西風未盡思,秋心最記傲霜時。黃花燦燦籬枝綻,瘦影纖纖山月知。

蝶葉翩躚搖夢遠,冰魂繾綣念君癡。詩中宿怨經年嘆,憔悴瀟湘待約期。

訪菊 朗日晴心趁興遊,東籬素韻為詩留。馨香繞舍誰家院?冷蕊呵枝檻外秋。

傲骨幽懷情重重,癡心細語思悠悠。逍遙南山同物老,壹曲清歌吟白頭。

種菊 幽幽小院待君來,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聽風欣葉長,霜飛掃徑喜花開。

朝吟冷色詩成韻,暮飲寒香酒入杯。腹有經書亭有客,心棲凈土遠塵埃。

對菊 棄世留香品貴金,黃華自重傲霜深。疏籬抱膝聽花語,素韻呈秋對月吟。

虛竹同君盟契友,幽蘭與我***知音。清心若水流泉響,守靜懷樸度寸陰。

供菊 清容出水伴詩儔,黃卷青燈夜更幽。秀色徐開香滿室,明眸善睞韻三秋。

書鄰綠友成佳境,夢赴蘭臺約舊遊。騁目馳懷方寸遠,雲舒雲卷月心留。

詠菊 入夜詩情隨露侵,翻書揀句問琴音。千年故事何詞賦?萬古高風怎樣吟?李醉花陰裁瘦句,陶懷菊意念癡心。

羞將鈍筆說靈秀,脈脈秋思詠到今。畫菊 臨箋秉筆寫疏狂,研墨揮毫放眼量。

綠葉青青猶帶露,黃花燦燦正含霜。纖枝蘊秀生新色,皓月傾輝惜晚香。

傲骨天成難繪就,秋容壹紙沐斜陽。問菊 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東籬。

孤標傲世何人伴?瘦雨淒風那季遲。圃舊園空飛雁斷,魂單影只倩誰思?癡情不遇休恨隱,解語相期回首時。

簪菊 種綠裁枝閑日忙,黃花壹朵扮新妝。嬌羞女兒三分秀,適性先生九樣狂。

竹下吟詩驚月影,雲中放鶴踏秋霜。蘭心可比書山玉,不染紛華素鬢旁。

菊影 秋窗素印壹重重,疊疊流光入畫中。風動香臨花隱約,雲飄葉顫蕊玲瓏。

疏枝簾上輕曳綠,舊夢眸中漫幻空。惜玉憐芳呵遠近,憑心月下認朦朧。

菊夢 壹季花魂水樣清,秋籬月色透窗明。情牽驛路思前願,夢去蓬山覓故盟。

魏晉鄉魂東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鳴。雲中漫步攜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殘菊 西風雕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葉時。衰草寒煙香已散,疏籬冷圃翠無披。

惟余傲骨詩心念,只怕冰魂夢裏遲。歲歲年年花事了,年年歲歲待相思。

唐寅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盡把金錢買脂粉,壹生顏色付西風。菊花圖 九日風高鬥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

禦袍采采揚妃醉,半夜扶歸挹露華。菊花圖 佳色含霜向日開,余香冉冉覆莓苔。

獨憐節操非凡種,曾向陶君徑裏來。菊花圖 颯颯金飆拂素英,倚欄璚朵入杯明。

秋光滿眼無殊品,笑傲東籬羨爾榮。墨菊圖 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菊圖 錦裏先生日晏眠,客來高論坐無氈。

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墨菊圖 綠雲架上草龍蟠,馬乳含秋露下幹。

昨日文園愁肺渴,幾丸嚼破蔗漿寒。薛逢 雜曲歌辭·何滿子 系馬宮槐老,持懷店菊黃。

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許敬宗 擬江令於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

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許敬宗 同前擬 遊人倦蓬轉,鄉思逐雁來。

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王勃 九日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韋應物 九日 壹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

始有故園思,且喜眾賓來。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杜甫 復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佳節雖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後時。

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

莫言時節過,白日有餘馨。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

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錢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憶,傳香寄便風。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顧況 黃菊灣 時菊凝曉露,露華滴秋灣。

仙人釀酒熟,醉裏飛空山。盧綸 贈別司空曙 有月曾同賞,無秋不***悲。

如何與君別,又是菊花時。李端 和張尹憶東籬菊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別張贊 今日山晴後,殘蟬菊發時。

登樓見秋色,何處最相思。司空曙 別盧綸(壹作綸別曙詩) 有月。

2.描寫菊花的古詩與賞析

菊 花元稹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湘滯未容回。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陸龜蒙《憶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菊花》憶菊壹季西風未盡思,秋心最記傲霜時。黃花燦燦籬枝綻,瘦影纖纖山月知。

蝶葉翩躚搖夢遠,冰魂繾綣念君癡。詩中宿怨經年嘆,憔悴瀟湘待約期。

訪菊朗日晴心趁興遊,東籬素韻為詩留。馨香繞舍誰家院?冷蕊呵枝檻外秋。

傲骨幽懷情重重,癡心細語思悠悠。逍遙南山同物老,壹曲清歌吟白頭。

種菊幽幽小院待君來,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聽風欣葉長,霜飛掃徑喜花開。

朝吟冷色詩成韻,暮飲寒香酒入杯。腹有經書亭有客,心棲凈土遠塵埃。

對菊棄世留香品貴金,黃華自重傲霜深。疏籬抱膝聽花語,素韻呈秋對月吟。

虛竹同君盟契友,幽蘭與我***知音。清心若水流泉響,守靜懷樸度寸陰。

供菊清容出水伴詩儔,黃卷青燈夜更幽。秀色徐開香滿室,明眸善睞韻三秋。

書鄰綠友成佳境,夢赴蘭臺約舊遊。騁目馳懷方寸遠,雲舒雲卷月心留。

詠菊入夜詩情隨露侵,翻書揀句問琴音。千年故事何詞賦?萬古高風怎樣吟?李醉花陰裁瘦句,陶懷菊意念癡心。

羞將鈍筆說靈秀,脈脈秋思詠到今。畫菊臨箋秉筆寫疏狂,研墨揮毫放眼量。

綠葉青青猶帶露,黃花燦燦正含霜。纖枝蘊秀生新色,皓月傾輝惜晚香。

傲骨天成難繪就,秋容壹紙沐斜陽。問菊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東籬。

孤標傲世何人伴?瘦雨淒風那季遲。圃舊園空飛雁斷,魂單影只倩誰思?癡情不遇休恨隱,解語相期回首時。

簪菊種綠裁枝閑日忙,黃花壹朵扮新妝。嬌羞女兒三分秀,適性先生九樣狂。

竹下吟詩驚月影,雲中放鶴踏秋霜。蘭心可比書山玉,不染紛華素鬢旁。

菊影秋窗素印壹重重,疊疊流光入畫中。風動香臨花隱約,雲飄葉顫蕊玲瓏。

疏枝簾上輕曳綠,舊夢眸中漫幻空。惜玉憐芳呵遠近,憑心月下認朦朧。

菊夢壹季花魂水樣清,秋籬月色透窗明。情牽驛路思前願,夢去蓬山覓故盟。

魏晉鄉魂東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鳴。雲中漫步攜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殘菊西風雕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葉時。衰草寒煙香已散,疏籬冷圃翠無披。

惟余傲骨詩心念,只怕冰魂夢裏遲。歲歲年年花事了,年年歲歲待相思。

唐寅題菊花圖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盡把金錢買脂粉,壹生顏色付西風。菊花圖九日風高鬥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

禦袍采采揚妃醉,半夜扶歸挹露華。菊花圖佳色含霜向日開,余香冉冉覆莓苔。

獨憐節操非凡種,曾向陶君徑裏來。菊花圖颯颯金飆拂素英,倚欄璚朵入杯明。

秋光滿眼無殊品,笑傲東籬羨爾榮。墨菊圖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菊圖錦裏先生日晏眠,客來高論坐無氈。

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墨菊圖綠雲架上草龍蟠,馬乳含秋露下幹。

昨日文園愁肺渴,幾丸嚼破蔗漿寒。薛逢 雜曲歌辭·何滿子 系馬宮槐老,持懷店菊黃。

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許敬宗 擬江令於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

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許敬宗 同前擬 遊人倦蓬轉,鄉思逐雁來。

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王勃 九日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韋應物 九日 壹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

始有故園思,且喜眾賓來。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杜甫 復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佳節雖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後時。

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

莫言時節過,白日有餘馨。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

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錢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憶,傳香寄便風。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顧況 黃菊灣 時菊凝曉露,露華滴秋灣。

仙人釀酒熟,醉裏飛空山。盧綸 贈別司空曙 有月曾同賞,無秋不***悲。

如何與君別,又是菊花時。李端 和張尹憶東籬菊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別張贊 今日山晴後,殘蟬菊發時。

登樓見秋色,何處最相思。司空曙 別盧綸(壹作綸別曙詩) 有月多同賞,無秋。

3.古詩菊花的賞析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

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後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壹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壹簇簇、壹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壹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壹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壹轉,指出自己並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淩風霜而不雕,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後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誌,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範例。元稹《菊花》壹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壹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4.與菊花有關的古詩詞賞析

菊 象征堅貞高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陶淵明)

七絕.題畫菊

微黃淡紫淩霜菊,獨立疏籬秋月明。

滿地花陰人不見,寒煙漠漠抱幽貞。

大意:

明月映照的疏籬邊,菊花猶在傲寒鬥霜。花陰滿地,

不見壹個賞花人到來。它獨自在漠漠的寒煙中,保持著高潔堅貞的節操。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樹開。

青帝:司春之神。

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破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賞析:

黃巢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中,有兩首是以菊花為題材的詠物詩。其中,《題菊花》寫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表現了他頑強的鬥爭精神和必勝信念。

《不第後賦菊》的境界比《題菊花》更雄偉、豪邁。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首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意思是重陽佳節未到,而詩人即賦詩遙慶之。“待到”二字迸發突兀,“驟響如爆竹”,具有淩厲、激越的韻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陽節的前壹天,從詩情奔騰的湍流來考察,詩人不寫“九月九”而寫“九月八”,並不僅僅是為了押韻,而且還透露出壹種迫不及待,呼喚革命暴風雨早日來到的情緒。

次句“我花開後百花殺”,壹方面向讀者展示了壹種不可抗禦的自然規律,用金菊傲霜盛開與百花遇霜而雕所造成的強烈對比,顯示出菊花生機盎然的頑強生命力,壹方面暗示了農民革命風暴壹旦來臨,腐敗的唐王朝立刻就會像“百花”遇霜壹樣,變成枯枝敗葉。

第三、四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對菊花勝利遠景的預見和憧憬。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沖天”二字,寫出了菊花香氣濃郁、直沖雲天的非凡氣勢;“香陣”二字說明金菊勝利時決非壹枝獨放,而是群體皆榮,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觀念;壹個“透”字,又顯示了菊花香氣沁人心脾、芳貫廣宇、無所不至的進取精神。

第四句“滿城盡帶黃金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壹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黃金甲。“滿”、“盡”二字,則狀摹出菊花奪魁天下時的奇觀——重陽佳節,菊花盛開,整個長安成了菊花的世界,這就充分展示出農民革命風暴摧舊更新、主宰壹切的勝利前景。

菊花

元稹

秋菊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5.與菊花有關的古詩詞賞析

菊 象征堅貞高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陶淵明) 七絕.題畫菊 微黃淡紫淩霜菊,獨立疏籬秋月明。 滿地花陰人不見,寒煙漠漠抱幽貞。

大意:明月映照的疏籬邊,菊花猶在傲寒鬥霜。花陰滿地,不見壹個賞花人到來。

它獨自在漠漠的寒煙中,保持著高潔堅貞的節操。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樹開。 青帝:司春之神。

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破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賞析: 黃巢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中,有兩首是以菊花為題材的詠物詩。其中,《題菊花》寫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表現了他頑強的鬥爭精神和必勝信念。

《不第後賦菊》的境界比《題菊花》更雄偉、豪邁。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首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意思是重陽佳節未到,而詩人即賦詩遙慶之。“待到”二字迸發突兀,“驟響如爆竹”,具有淩厲、激越的韻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陽節的前壹天,從詩情奔騰的湍流來考察,詩人不寫“九月九”而寫“九月八”,並不僅僅是為了押韻,而且還透露出壹種迫不及待,呼喚革命暴風雨早日來到的情緒。 次句“我花開後百花殺”,壹方面向讀者展示了壹種不可抗禦的自然規律,用金菊傲霜盛開與百花遇霜而雕所造成的強烈對比,顯示出菊花生機盎然的頑強生命力,壹方面暗示了農民革命風暴壹旦來臨,腐敗的唐王朝立刻就會像“百花”遇霜壹樣,變成枯枝敗葉。

第三、四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對菊花勝利遠景的預見和憧憬。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

“沖天”二字,寫出了菊花香氣濃郁、直沖雲天的非凡氣勢;“香陣”二字說明金菊勝利時決非壹枝獨放,而是群體皆榮,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觀念;壹個“透”字,又顯示了菊花香氣沁人心脾、芳貫廣宇、無所不至的進取精神。 第四句“滿城盡帶黃金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壹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黃金甲。

“滿”、“盡”二字,則狀摹出菊花奪魁天下時的奇觀——重陽佳節,菊花盛開,整個長安成了菊花的世界,這就充分展示出農民革命風暴摧舊更新、主宰壹切的勝利前景。 菊花 元稹 秋菊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6.古詩菊花的賞析

菊花唐朝 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賞析 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

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後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

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壹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壹簇簇、壹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

第壹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

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壹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壹轉,指出自己並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淩風霜而不雕,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

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後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誌,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範例。

元稹《菊花》壹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壹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

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7.元代贊菊花的詩詞,加賞析和解釋

1.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 (宋) -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 李商隱 (唐) - 《菊花》

3.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 陶淵明 (魏晉) -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4.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陶淵明 (魏晉) - 《飲酒

5.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 鄭思肖 (宋) - 《寒菊》

6.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 (唐) - 《菊花》

7.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 趙嘏 (唐) - 《長安晚秋》

8.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 杜甫 (唐) - 《宿贊公房》

9. 壹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 曹雪芹 (清) - 《詠菊》

10.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蘇軾 (宋) - 《贈劉景文》

11.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範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12.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鄭思肖《畫菊》

13.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14.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 範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

15.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16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莊《菊》)

17、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鄭思肖《寒菊》)

18、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19、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

20、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唐 劉禹錫《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1、靈菊植幽崖,擢穎淩寒飆。袁崧 《菊》

16、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

22、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黃巢《題菊花》

23、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李師廣 《菊韻》

24、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25、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26、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賦得殘菊》

27、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唐·杜甫《雲安九日》

28、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詠菊》

29、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宋·蘇軾《趙昌寒菊》

30、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31、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32、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宋·梅堯臣《殘菊》

33、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明·沈周《菊》

34、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楊萬裏《詠菊》

35、故園三徑吐幽叢,壹夜玄霜墜碧空。明·唐寅《菊花》

36、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

37、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淒涼雨。宋·呂渭老《壹落索》

38、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贈劉景文》

39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唐·趙嘏《長安晚秋》

40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唐·杜甫《宿贊公房》

41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4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貞秀姿,卓為霜下傑。——陶淵明《和郭主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