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課件:《鄉下孩子》

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課件:《鄉下孩子》

篇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詞,掌握“野”字的部首,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趣事,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和向往。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野”字部首,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情境法

 教學道具:

 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語:誰能說說如果讓妳生活在鄉下妳壹般會做什麽?(生答)

 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壹位新朋友,她名字叫鄉下孩子,看看她在鄉下的生活是怎樣的?她都會做什麽?下面讓我們來學習壹篇新的課文《鄉下孩子》。(教師板書課題—鄉下孩子)

 2.講解課題:

 (1)全班齊讀課題。

 (2)強調“鄉下”要讀輕聲。

 (3)鄉下即農村,鄉下孩子即是農村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全班自由朗讀課文,用筆畫出本課的生字詞,並試著讀壹讀。

 2.教學生字詞(教師課件出示生字詞,詞組)

 (1)學生齊讀生字壹遍。

 (2)教師講授生字:以“媽”生字為例,讓學生拼讀“媽”的拼音,說出“媽”的部首和結構,筆順,ZUI後再組詞。

 (3)帶讀生字(教師示範);請個別學生拼讀。

 (4)去掉拼音讓學生拼讀。

 3.A重點講解“野”部首“裏”,讓學生舉例“野”字偏旁的字有哪些。(比如裏,厘,童等);

 B區別“懷”和“壞”的不同。(壞部首是土,懷部首是忄)

 4.全班齊讀詞組再請個別學生讀。

 5.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詞組。(其他學生當文明小聽眾)。

 6.請全班自由朗讀課文,數數總***有幾小節(教師講解和引導學生掌握詩歌和課文在分自然段上的不同,詩歌壹般前面沒有空兩格,每小節都是對齊平行的,以小節為主,而課文壹般前面都空兩格,以自然段為主。),並用數字序號。

 7.思考:讀完課文誰能用自己的話說壹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麽?(教師引導:主要寫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趣事。)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和詞組,把課後練習的生字描紅。

 2.謄寫生字甲本的《鄉下孩子》生字。

 第二課時

 壹、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新詞組讓我們大家壹起回顧下。(課件出示—全班齊讀)。妳們想知道鄉下孩子是怎樣度過自己的童年?她有什麽本領?

 二、講讀課文,深入分析。

 講讀第壹小節

 1.誰來讀壹讀課文的第壹小節。

 2.師提問生回答:

 師:誰“曾是媽媽懷裏歡唱的黃鸝,曾使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生答師板書:鄉下孩子)

 師:這裏說的是鄉下孩子小時候的事還是現在的事?從課文哪個字可以看出?(曾:這裏是曾經,過去的意思)

 3.引導學生說壹說:鄉下孩子曾是媽媽懷裏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

 4.細講句節:導入: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鄉下孩子小時候是怎樣的?

 (1)引導學生感受媽媽的愛。(師引導生回答)

 (2)全班齊讀這句話。

 曾是媽媽懷裏歡唱的黃鸝

 師:鄉下孩子覺得躺在媽媽懷裏像什麽?(生答師板書:歡唱的黃鸝)

 師:妳們見過黃鸝嘛?想聽聽黃鸝的歌聲嘛?(課件顯示黃鸝圖片和叫聲)

 師:妳們覺得黃鸝漂亮嘛?歌聲歡快嘛?(板書:歡唱—誰來讀壹讀這個詞語,讀出歡快的節奏。)

 (3)引導學生感受爸爸的愛。(師引導生回答)

 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

 師:鄉下孩子小時候是在怎樣與自己爸爸玩的?(生答師板書:盛開野菊—引導學生看課本圖片了解什麽是野菊)

 (4)指導學生朗讀“爸爸”“媽媽”時要讀輕聲。

 (5)分析“野”字結構。(部首是裏,結構是左右,組詞:野外,野菊)

 (6)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躺在媽媽懷裏,騎在爸爸背上是什麽感覺,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

 (7)全班朗讀第壹小節,能背的同學盡量背下來。

 講讀第2、3小節

 過渡:在爸媽的呵護下,鄉下孩子愉快的成長著,妳們想知道鄉下孩子在童年時會玩什麽遊戲?有哪些本領嘛?

 1.全班快速朗讀第2,3小節,用筆畫出鄉下孩子會玩什麽遊戲?有什麽本領?

 2.請個別學生說壹說(教師引導並板書:鄉下孩子會—捉,會—含,會—挖,會—逮)。

 3.捉蝴蝶,編歌曲。(想象力豐富,聰明)捉壹只蝴蝶,能編織美麗的故事。(課件顯示)

 (1)引導學生想象鄉下孩子捉蝴蝶的動作,想壹想鄉下孩子在捉到蝴蝶時的心情。

 (2)請個別學生加上動作朗讀這句話。

 (3)解析“編織”:這裏不是指媽媽編織毛衣而是指創造故事;讓學生用編織造句。

 4.含草葉,吹歌曲。(聰明)導入:妳們能用草葉吹出歌曲嘛?含壹片草葉,可以吹出動聽的歌曲。(課件顯示)

 (1)誰來讀壹讀這句話。

 (2)鄉下孩子能用草葉吹出動聽的歌曲,妳們覺得鄉下孩子怎麽樣?(聰明)

 5.挖野菜,撐肚皮。(勤勞,能幹)

 挖壹籃野菜,撐圓了小豬的肚皮。(課件顯示)

 導入:想壹想鄉下孩子平時在家會幫她父母幹什麽家務活?(生回答師板書:挖野菜—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理解)(1)課文中“撐圓的肚皮”說明了什麽?(看課文插圖理解,這裏是說小豬吃得肚子圓鼓鼓的)

 (2)鄉下孩子把小豬養的肥肥的,妳覺得鄉下孩子怎麽樣?(懂事,勤勞,能幹)。

 (3)誰來讀壹讀這句話。

 6.逮小魚,樂貓咪。(負責)

 導入:鄉下孩子餵飽了小豬接下來該餵家裏的貓咪了。想壹想她是怎樣餵的?逮壹串小魚,樂壞了饞嘴的貓咪。(課件顯示)

 (1)思考“壹串”是什麽意思?(即很多的魚)我們能不能把“壹串”改成“壹條”?

 (2)想壹想樂壞的貓咪是怎樣的?它會說些什麽話?(例如:感謝妳!)

 (3)學生齊讀這句話。

 7.指導學生朗讀並背誦2,3小節。

 (1)全班齊讀2,3小節。

 (2)問學生在這件事中ZUI喜歡哪件事,把自己喜歡的那件事讀給大家聽並背誦。

 三、課外拓展:

 做壹做看誰能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課件出示讓學生做)

 A割壹把青菜,餵飽了山羊。

 B.端壹盤骨頭,樂壞了小狗。

 C.抓壹把米粒,撒給了小雞。

 D.拔兩根蘿蔔,遞給了兔子。

 講讀第4小節

 導入:鄉下孩子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呀,有趣!誰來說壹說鄉下孩子為什麽會有那麽幸福快樂的生活呢?

 (1)全班齊讀第4小節並回答問題(生答師板書:生—陽光長—曠野)。

 (2)解析“曠野”意思即空曠的原野,讓學生造句。

 四、小結並引導學生回顧全文

 (1)教師指板書引導學生回歸全文。

 (2)全班有感情朗讀全文並背誦。(播放課文朗讀MP3)

 五、布置作業:

 1.課文P34頁第四道題目,並把妳說的趣事寫下來。

 2.背誦課文,下節課抽查。

 

篇二

 第壹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初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生字詞的書寫,理解。

 教學難點:

 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壹、激情揭題。

 二、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詞。

 2、讀壹讀,請學生領讀。

 3、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暢。

 4、學習生字詞

 請學生自形分析,並說說註意點,尤其是"曾"的筆順。

 三、課堂鞏固練習。

 在課本上描紅。

 四、布置作業。

 《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5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生字詞的書寫。

 教學難點:

 培養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壹、初讀課文,讀出停頓的要求來。

 二、細讀課文。

 1、集體讀第壹小節,其余人思考

 哪些詞語能反映"我"還小?

 哪些詞又能"我"的高興呢?

 2、指導重讀"懷裏、背上、黃鸝、野菊"等詞語。

 3、自由練讀。

 4、請學生讀。

 5、讀第二小節,體會孩子嬉戲時活潑愉快的童年生活。

 6、讀第三小節,讀"挖、野菜、逮小魚"等詞語,體會鄉下孩子的懂事與勤勞。

 7、讀第四小節,強調"陽光、曠野"感受農村天地的廣闊和前景光明。

 8、逐節導讀。

 9、看圖指導全課。

 10、齊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2、學生自己分析。

 3、思考:在生活中,妳在哪裏見過其中哪個字?

 4、口頭擴詞。

 5、課本上描紅。

 四、課堂小結。

 五、課後作業。

 《習字冊》上相應的字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鞏固小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生字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生字詞的熟練掌握。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壹、請學生朗讀全文。

 其他人聽他是否讀出自己的感情來。

 二、評議小結。

 三、同桌練習。

 讀出鄉下孩子愉快的幸福感、滿足感來。

 四、請學生讀。

 五、指導背誦。

 回憶鄉下孩子的成長過程及童年的生活。

 六、背誦。

 同桌互相嘗試背誦。

 七、課堂練習。

 1、比壹比,組詞。

 懷()竈()

 壞()肚()

 扁()含()

 編()念()

 2、造句。

 編織——

 動聽——

 八、完成《語文練習冊》。

 九、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