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宋朝學者王正功。
2、 出處: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山倒映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3、 背景介紹:對於這句話的出處,學術界壹直爭論不休。歷代考證中,有人認為是從宋代範成大所說“桂林之秀,宜為天下第壹”轉化而來;又有人認為它最早起源於南宋末年桂州經略史李曾伯《重建湘南樓記》壹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三年間無兵革之警”的句子,後歷代人士沿襲引用,轉換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也有的說它是來自於清代廣西巡撫金武祥《漓江遊草》壹詩中的“桂林山水甲先下”。還有張洵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鄧公銜的“桂林巖洞冠天下”,曾幾的“江山清絕勝中原”,張孝祥的“桂林山水之勝甲東南”等等。幾百年來人們都不確定這壹名句真正撰於何處。
4、 直到1983年,桂林的壹位名叫楊寅生的拓碑師傅有壹次在獨秀峰石刻拓印碑文時,在鐘乳石下發現壹塊從來未被人所知的詩碑,其中有壹句詩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據這塊詩碑的前言記載,這首詩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所作。從而結束了百年的不休爭論。這壹發現比原來的說法提前了六百八十五年。
5、 雖然王正功作詩的本意不是贊美桂林山水,而是希望學子們在學業上要百尺竿頭,更進壹步,使自己在學業上要如同桂林山水壹般,秀甲天下。但“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壹詩句,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成為贊美桂林山水最具概括性、最具生命力、最經典的詩句,包容了所有人的想象力,使桂林山水名揚天下。
以上的就是關於“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與作者分別是誰的內容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