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揚州的散文

關於揚州的散文

從小我就陶醉於描述楊州城美景與繁華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關情最是揚州路,十裏珠樓卷幔看”……尤喜“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這句,真是寫絕了揚州城的嫵媚嬌柔和江南風光的纏綿繾綣。李白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給揚州這座古城平添了無限的風韻。揚州,地處江蘇省中部,南臨長江,東依京杭大運河,歷來就是風光秀美的風景城,人文薈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唐、宋時期的揚州,是江南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最奢靡的地方。古人言“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是為壹大夢求,換句話說,就是如今的富人區,看來我要到揚州去奢侈壹把了。

古人“下揚州”應該是乘船而去的。乘船而下,順著長江往東而去,於是便可以看到那“孤帆遠影碧不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壯觀。

去揚州的第壹站是瘦西湖。很早就聽說過揚州瘦西湖的美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遊覽,更給瘦西湖增加了壹層神秘的色彩。瘦西湖在揚州城北,是古時十裏揚州的舊址。說是湖,其實很像壹條寬寬的河,從南至北蜿蜒過去,足足有八公裏長。據說瘦西湖名聲大噪的原因與“瘦”有關,“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恰恰是占得了壹個“瘦”字。看來風景也是瘦了的好。

瘦西湖有二十四景,諸如長堤春柳、湖心釣臺、白塔晴雲、四橋煙雨等,就像二十四顆明珠,鑲嵌在瘦西湖這根玉帶上。跟著導遊壹路快走,如畫的風景在眼旁壹幕幕地閃過,真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覺。我觀賞風景,有兩個特點愛好。壹是愛聽風景的來歷,欣賞古風古韻,二是愛看風景的獨特,欣賞古色古香。在瘦西湖二十四景中,有兩處風景很符合我的觀賞愛好,這就是瘦西湖的兩橋——五亭橋和二十四橋。 五亭橋位於瘦西湖的中部,五亭橋上有五個亭子,中間壹亭突起,周圍四亭對應坐落,從空中鳥瞰恰似壹朵美麗的蓮花。“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十五個橋洞排列有序,相映成輝。有關二十四橋名字來源的說法很多,最令人信服的說法出於《揚州鼓吹詞》:“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原來,古時的二十四橋是夜晚賞月聽簫的絕佳去處。

揚州的名勝古跡不勝枚舉,個園系中國四大名園之壹,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它坐落在揚州城的東北角,是清嘉慶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重建而成。如果取竹壹枚單葉,倒過來,便是“個”字,袁枚有“月映竹成千個字”的詩句,故名“個園”。個園之名其實還有另壹層意思,即九州方園,天下獨壹個。個園是壹座竹的世界。竹“本固”、“心虛”、“體直而節貞”是清高、有節氣的象征,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竹推崇備致,將它和梅、菊、蘭並列“四君子”,蘇東坡曾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之語。

進入個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月亮門兩側花壇裏的幾十棵修長的勁竹,竹竿青翠挺拔,枝葉扶蘇婆娑,與兩側巨大的的水磨青磚花窗相映成輝,粉白的門楣上方刻著墨綠色的兩個大字“個園”。園中遍栽移植自南北各地的各種竹子,千姿百態,美不勝舉:紫竹、龜甲竹、湘妃竹、琴絲竹、紅竹、白竹、各有風姿,萬竿青竹蔥蘢滴翠,將壹個方園數十畝的園子裝點得翠麓麓、綠茵茵的,遮天蔽日的竹林綠影婆娑,清風徐來,竹葉沙沙,似在竊竊私語,更顯個園之幽靜,正是“萬翠竹深非俗籟,壹圭山遠見孤棱”。鄭板橋有詩贊曰:“春雷壹夜打新篁,解籜抽梢萬尺長。最愛白方窗紙破,亂穿青影照禪床。”遊個園不僅能領略江南園林的秀美風姿,還能感悟世事變遷所帶來的啟迪。個園,不愧為中國四大名園之壹。

揚州大明寺位於揚州蜀崗風景區之中峰,是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跡和園林風光於壹體的遊覽勝地。大明寺山中樹林層層疊疊,漫空蔥蘢,宛如雲層壹般。山上還有壹行行赤杉,它的樹幹纖細,線條清晰,整座山林像個樂章,送來了悠長的林聲。佛樂的伴奏和祈願喧鬧的煙火。還是重山疊巒那悠揚的音樂和森林的歌聲滲進心坎。仿佛穿過心靈濃重的彩虹,傾聽那佛樂它建於南朝劉宋大明年間,寺內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鑒真紀念堂,歐陽祠,谷林堂,平山堂,棲靈堂,臥佛殿,鐘樓,鼓樓西圓。天下第五泉等名勝景點。以淮東第壹觀而聞名天下,古有揚州第壹名勝之說。

據介紹:鑒真大和尚是大明寺的開創佛主。鑒真14歲出家,從大雲寺智滿彈師為沙彌。18歲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立誌舍身,弘揚佛法。20歲隨道岸西遊二京,究學三藏。21歲在長安實際寺隨弘景律師登壇受具足戒。道岸、弘景皆律宗巨匠。精通“五明”,鑒真遂能在佛經義理、戒壇講律、焚聲音樂、廟堂建築、雕塑繪畫、行醫采藥、書法鏤刻等方面多所領悟,時有進益。此後,更從高僧融濟、義威、遠智、大亮、全修、慧策等請教,不囿於宗派門戶,遂能博學益智,境界高遠。27歲回揚州大明寺,興戒壇、繕道場、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講法誦經、寫經刻石、廣施醫藥、普擠眾生,不遺余力。46歲繼道岸、義威之後,為壹方宗首、持律授戒,獨秀無倫,前後授戒度人略計四萬有余、澤及遐邇,道俗歸心,仰為“江淮化主”。

何園座落在揚州徐凝門街,被譽為“晚清第壹園”,又名“寄嘯莊”由清光緒年間,清政府駐法國公使的何芷舸所造。“寄嘯山莊”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園名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意,後被辟為何宅的後花園,故而又稱“何園”。光緒九年,園主歸隱揚州後,又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擴入園林。園主將西方建築風格融匯其中,廣泛使用新材料,並兼收中國皇家園林和江南諸家私宅庭園之特色,使該園在江南園林清秀飄逸的基礎上再有創新。何園正門建在壹條偏僻的小巷中,穿堂越室,進入花園。何園分為東西兩部分,以兩層串樓和復廊同前面的住宅相通。東園主要建築為壹船廳,單檐歇山式結構帶回廊,廳似船狀,廳周用鵝卵石小瓦鋪地,宛若水紋,主人大半生和水為伍,由此可見主人對船舶用情之深。現在的船廳成了品茶賞樂的去處,花上幾十元,在雲山霧罩中聆聽揚州美女輕抹復挑,別有壹番境界。

散文在線(www.sanwenzx.com)首發網址: /jingdian/jingmei/2009/8577.html更多見 /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D1%EF%D6%DD&Submit.x=33&Submit.y=4